马来西亚政坛最近出现了一桩数字恐吓事件。柔佛州Tebrau国会议员潘志文收到一封带有深度伪造的恐吓邮件,中被拼接上了他的脸。
而收到邮件的并不止他一个,多名国会议员都表示遭遇了类似攻击。这也让多名国会议员的名誉蒙上阴影。
日前在柔佛州,人民公正党(PKR)副主席、Tebrau国会议员潘志文(Jimmy Puah)收到了一封异常邮件。
邮件中附有一段不雅,而中的主角脸部被精准替换成了他本人。整个画面、语气、动作都经过高度拟合。
潘志文第一时间发出声明,明确指出这段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心伪造的,并非真实内容。
没过多久,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土著团结党、民政党等多个政党的议员陆续爆出类似遭遇。而且这些所附邮件大多来自同一个邮箱地址。
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物面部、声音和动作进行高度合成。
技术在影视特效和游戏制作中有正面用途,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能成为制造虚假、散布谣言和进行网络敲诈的工具。
深度伪造的合成效果足以迷惑普通公众,甚至在部分场景中难以被技术检测工具迅速识破。
对公众人物而言,一段虚假的影像就算后面被澄清,也可能对个人和政党造成难以挽回的名誉损害。
潘志文在事件后表示,他已向警方及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报案,并呼吁政府尽快立法,规范AI技术的使用范围。
而且这类技术攻击并非只针对政治人物。潘志文在声明中明确指出,未来普通公民也可能成为深度伪造的受害者。
随着开源AI工具的普及,任何人只需拥有一段素材,便可生成高度拟真的换脸内容。社交账号、短、直播平台,已经为这些素材提供了丰富来源。
一旦技术被不法分子掌握,敲诈、诈骗、名誉毁损等行为将不再局限于目标人物。每一个在互联网留下痕迹的人,都可能成为潜在受害者。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所有恐吓邮件的发送邮箱地址极为相似,内容结构也基本一致。这种操作模式更像是有组织的网络攻击。
但由于深度伪造内容可以在匿名状态下生成和传播,追踪来源成为执法机关面临的最大难题。
警方与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已介入调查,但在没有具体立法框架的前提下,即便能识别技术来源,也难以追责。
AI技术的发展,原本应当为社会带来便利。但现在却被用来制造幻想、操控舆论、损害名誉。
通过马来西亚议员的遭遇揭开了一个数字时代的新风险。技术的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当它被带有恶意目的人去运用,很可能就会带出一系列危险。
如果真的遇到了也不要慌张,我们通过法律、技术以及公众意识去捍卫自己,同时我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