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推动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9月17日,最高检与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一批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一起涉120医疗急救无障碍呼救功能建设案例显示,福建省现有听力残疾人16.5万、言语残疾人1.3万。然而福建省大部分医疗急救中心的120急救呼叫系统仅能接收电话呼救,不具备文字信息报送和文字呼救功能,无法满足听力、言语残疾人紧急情况下的自主呼救需求,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依托与福建省残联等部门建立的协作机制,在专题调研中发现该案线索,于2024年9月23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经调查核实,福建省有71家120医疗急救中心,仅石狮、晋江等8家医疗急救中心具备文字信息呼救功能,其余63家医疗急救中心的紧急呼叫系统仅能接收电话呼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相关规定,以及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权责清单,省卫健委对全省医疗急救中心的无障碍呼救功能建设负有监管职责。
2024年11月14日,福建省检察院与省卫健委磋商,建议其制定完善120急救无障碍呼叫系统的指导规范,建立具备文字信息报送、文字呼叫、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功能的120急救无障碍呼叫系统。鉴于建设全省统一的120医疗急救无障碍呼救系统耗时长、投资金额巨大,短期内难以实现,福建省检察院建议参照中国聋人协会《听障人士120报警服务规范》,借鉴110报警呼救功能改造做法,在原有医疗急救系统端口接入“一键呼救”微信小程序或开展短信呼救。
福建省卫健委对照磋商意见,分阶段推进整改,对全省各级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情况开展全面摸底,制定无障碍功能目标、建设规范和标准,联合电信运营商建立省、市、县三级沟通网络,及时协调解决设置参数不准确、供应商设备到货不及时等问题。
截至2025年2月14日,福建省71个急救中心已全面建成无障碍呼救功能系统,其中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系统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发送的信息;38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电话移动终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机短信发送的信息。
2月21日,福建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残联在省急救中心举办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启动仪式,打通听力、言语残疾人120无障碍呼救通道。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