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互联网文青潘家园”的多抓鱼循环商店,以快闪店形式游弋至山城。
二手书、复古服饰、玩偶塞满了这片临时空间。
和巴适君一起走进多抓鱼快闪店,你会惊讶地发现,二手空间同样可以充满格调与温度。
“多抓鱼”这个名字源自法语“Déjà vu”(似曾相识)的谐音,自品牌诞生之初便注入了一层浪漫的文艺基因。
它以二手书交易为起点,经过几年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C2B2C模式:用户扫码售书,平台统一消毒翻新,再由新主人接手,让每一本书都得以重获新生。
重庆店多抓鱼是全国快闪计划的其中一站,地址在重庆SKLP二楼C区(建议从B区进入)。
与北京毛坯房“施工中书店”、武汉临街书行类似,重庆店同样限时开放,用轻运营模式快速激活城市二手消费力。
如今,“实用性”与“性价比”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关键词,这也正是二手经济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的深层原因。
上万本二手书按主题分类陈列,涵盖诗歌随笔、类型小说、中国文学、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
每一本书都经过臭氧消毒并重新塑封,品相几乎接近新书。
选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寻找灵魂伴侣的旅程:扫码查看价格后,你可能会因片刻犹豫而错过某本心头所爱。
这种略带遗憾的体验,恰恰构成了二手交易中最真实也最动人的部分。
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在这里找到各自的归属:有人为孩子挑选童话书,有人沉浸于小说世界不愿离开,还有人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翻阅一本久违的旧作。
书籍在此刻不再是冰冷的知识载体,而是情感与记忆的纽带。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追逐过的潮流吗?高饱和色系、蕾丝边、蝴蝶结……这些曾属于“甜妹”的服饰,是无数女生初次触碰时尚的起点。
而像Versace黑金T恤这样的单品,曾是炫富风潮的象征,但在如今“老钱风”主导的审美趋势下,它们被无情的贴上了“东北夜店风”或“精神小伙”的标签。
这一次,多抓鱼在重庆策划了全新的展览,展厅内除了回收的旧衣,还将仓库里不受欢迎的滞销服装,拆解还原成布料素材,重新设计制作成新的展品。
除了视觉呈现,多抓鱼还设置了互动区域。
在收银台左侧的互动便签墙上,邀请顾客写下:“在你眼中_________是真正的好东西。”
留言五花八门却真挚动人:“好奇心、小猫咪、爱、双休……”这些简单的词语,构建起人与物、人与人之间最柔软的情感连接。
在多抓鱼的世界里,旧物不再只是被遗忘的过去,而是在新的相遇中重获灵魂。
它们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一次最浪漫的碳中和。
/ 文末话题 /
你去逛过多抓鱼重庆店吗?
编 辑EDITOR
丫 丫
摄 影PHOTO
丫 丫
设 计DESIGNER
芥 末 拿 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