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进行文化输出时,到底要不要强调中国元素?《隐秘之主》给出了自己的路径——比起符号化的展示,超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更为重要。它也引发了一个值得纪念的现象:海外动漫爱好者开始用“dong hua”这个拼音词汇,来代称中国动画。
作者:木刃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面对即将降生的邪神,队长邓恩点燃了烟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从自己的胸膛中掏出了心脏。心脏与圣塞琳娜骨灰产生了共鸣,银蓝色的光点之下,大片大片闪亮的蓝白花朵盛开在鏖战许久的教堂之中,如同希望。
“梦魇!”队长一声轻喝,用最后的力量控制住了邪神容器的行动。“光!”男主角克莱恩趁机用封印物引发阳炎之力,将邪神湮灭在诞生之前。值夜者小队拯救了这座城市,以牺牲为代价。
《诡秘之主》第一季动画迎来了第13集的收官,也获得了动画迷的盛赞。有观众表示,如果不是这最后一集,他原本想给这部改编动画打3星——13集的体量压缩了大量情节,尤其是前3集的节奏不尽如人意——但最后一集无论是视听的惊艳制作还是角色与观众产生的情感连接,都将一切推向了高潮。无论受众是不是原著党,《诡秘之主》都证明了自己的质量与诚意。
不夸张地说,《诡秘之主》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产动画:原著小说自2018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以来,长期在月票榜位居前列,就在近日它还刷新纪录,成为起点首部均订破30万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现象级IP。但这部基于网文神作的国漫改编,跟其他的同类作品相比,显得很有些不一样。
原作中以西方英伦为背景的世界,融合了奇幻+蒸汽朋克+升级流等诸多的元素,东方国风成为一种调剂,而非主场。这种设定不仅让小说本身显得与众不同,也让改编后的动画在一派修仙问道、江湖武侠、都市霸总中极为显眼。
尤其是其区别于3D建模网游式画风的2D与3D混合技术,最高达到2.6万张的单集原画量等精致制作,让《诡秘之主》仅仅只是看一眼,就会被下意识地误归为工业成熟的日漫之中。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在哥特风格的血月之下显得阴郁,眼球、触手、不断变化的光影,撕裂出更为诡谲的疯狂异世界。一切都那么精致、细腻、层次分明。
或许其世界观与画风审美,更容易让西方观众入场,《诡秘之主》以中、英、日、法、韩、德、葡等七国语言配音,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后,在国际平台获得高度评价,包括IMDb 9.3/10、MAL 8.79/10、Crunchyroll 4.9/5。
它的成功,引发了一个值得纪念的现象:海外动漫爱好者开始用“dong hua”这个拼音词汇,来代称中国动画。这份独特,也彰显着国漫从“走出去”到“被需要”的质变,因为“dong hua”一词不单指《诡秘之主》,而是一整个文化体系的星辰大海。
诚然,《诡秘之主》依然有着自己的争议性:叙事节奏的不稳定、原著党对角色心理描写删减的不满、有些过满的绚烂打斗视效。但观众们多元的评价也说明,当一部作品超出简单的“好看/不好看”的二元判断时,它已经突破自身,预示着国漫行业,或许真的到了下一个阶段。
东方想象力下的西式冒险
尽管与其他国漫有着太过明显的差异,但在骨架搭建上,《诡秘之主》仍然有着观众所熟悉的处理。
这依旧是一个关于穿越的故事。作为当代社畜的周明瑞,为了脱离霉运,照着一本民俗书册做了一场转运仪式。世界真的天转地转发生了改变,但醒来后周明瑞发现,自己不单单改了运,甚至完全是换了一个人——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克莱恩·莫雷蒂的身上,一个刚刚开枪自杀的鲁恩王国廷根市人。
因此,在异邦存活,找到回家的路,成了克莱恩(周明瑞)这个人物最核心的动机。
模式上,《诡秘之主》也是网文爱好者们司空见惯的升级流: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服用魔药就能获得超自然力量,成为非凡者。非凡者有22条不同的升阶路径,选择其中一条,就能通过不断地突破序列,一路成神。
为了更多了解这个世界的神秘学识,克莱恩选择了能够洞悉更多真相的占卜家序列,从9~0的升阶分别为占卜家、小丑、魔术师、无面人、秘偶大师、诡法师、古代学者、奇迹师、诡秘侍者、愚者。这也成为《诡秘之主》这个名字的直接点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曾点评说,《诡秘之主》原作是整个中文世界的惊喜,作者非常认真地搜集了海量的资料,把十九世纪英国的物价、饮食、起居、社会风俗,娓娓道来,然后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搭建出了一个逻辑缜密的魔幻世界。这个新世界,有着独特的时间线、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表世界,是蒸汽朋克的机械风格;里世界,则是克苏鲁神话的神秘诡异。
动画改编后,主创团队摒弃近年国漫常用的3D建模模式,大胆采用3D渲染2D的技术创新,以每分钟近千张原画,回归动画本源。制作团队北京视美投入了一年多时间,用以深入研究时代风貌,成片中齿轮构成的钟楼、贵族服饰上的铜制纽扣、机械制动的蒸汽火车栩栩如生,连雨点、雾气等环境特效都做得非常精细,且主次分明,令人一眼入画。
更重要的是,动画用镜头语言,让原本晦涩的概念变得“肉眼可见”。邪能出场时的触手与不断堆叠的眼球,让人一下子理解了什么叫“克苏鲁”与“虚空”;克莱恩服下魔药后,灵体溢出后通过动态扭曲的画面切换,以及最后锻造导弹的场景,鲜活地展现出普通人到非凡者的蜕变;而深邃星空下,未知的混沌迷雾里突然升起的希腊式神殿,也将原作里的“源堡”真实地创造在观众眼前。
书中原本具有理解门槛的繁多术语,在动画中纷纷被哥特意象实体化,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诡秘美学。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秉承了作者对于东方特质的把握,在西式风格中巧妙地插入了本土化的痕迹——既有在欧式街头打牌斗地主等直观的场面,也有血月之下,角色立于废墟之上,脱胎于国风武侠的画面意象,使得《诡秘之主》不仅具有国际吸引力,也有着中国文化的风骨。
不是国风,却处处显出国风。《诡秘之主》不仅打破了国漫传统单一的世界观,也开创出了全新的视觉风格,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叙事空间。
不止于升级流爽片,守护人性精神内核
“网络文学改编动画,关键在于保留精神内核,做到神似。”聊到《诡秘之主》的动画化,原著作者“爱潜水的乌贼”如此解读。
改编确实是最具挑战的环节。原著小说18卷,共1400多章,全文400万字。面对如此宏大的世界观与复杂的人物关系,动画团队最终确定以全13集、每集40分钟的规格呈现第一季《小丑篇》的主线情节。
框架上,《小丑篇》是讲述克莱恩从序列9占卜家晋升到序列8小丑的事迹。为了更快地回家、了解自己身处的异世界,克莱恩加入值夜者后,调查处理了一桩桩离奇事件:从失控的非凡者、到堕落的旧日支配者,最后揭开幕后黑手因斯的阴谋。
听起来脉络清晰,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难度极大。根本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情节,在原著中,就有整整215章。作为重要的奠基阶段,故事不仅要推动情节,还得完成对世界观设计的种种讲解科普,这也使得,原作其实有些慢节奏。
动画上线后,前3集的节奏在观众端褒贬不一:有人对极快的情节推进表示肯定,认为动画就是得更快地抓住眼球;也有人认为,快速过场产生的信息量太过庞大,尤其第二集单集就压缩改编了整整30多章,令人目不暇接。
于是观众们看到,主角克莱恩在一集之内就快速摸清了穿越后的陌生世界,迅速服下魔药成为占卜师后,就立刻投入非凡事件之中。原作中,作为普通人的克莱恩,性格谨慎、对金钱斤斤计较,原本对这个全新的世界充满恐惧。这些细腻的心理刻画,到了动画端被简单地一笔带过。
塔罗会也被简化,贵族少女“正义”奥黛丽和水手“倒吊人”阿尔杰,面对未知神域与“愚者”的心理活动几乎全被删除,快速走了个过场。以心理悬疑博弈见长的原文,到了动画端,成了快速呈现诡谲世界观的光影秀。
观众跟着克莱恩目瞪口呆地走马观花,懵懵懂懂地领略奇迹闪现,却不知道自己看到的到底都是怎样的人。动画初期重场景弱人设的处理,凸显出了制作端的视听优势,一定程度上却也拉远了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有创作人员曾在外网分享表示,之所以前3集节奏如此紧张,与工作安排与合约条款有关,团队带着镣铐跳舞,会努力在第4集之后呈现出更好的节奏——事实也确实如此,《诡秘之主》后续节奏放缓,观众终于可以歇口气,慢慢深入这座充满魔力与邪能的异世界之中。而动画最终俘获人心的密钥,其实还是“爱潜水的乌贼”说的那句——“保留精神内核”。
核心其实还是角色,是人性本身。动画到了后半篇,将值夜者“我们是守护者,也是一群时刻对抗着危险和疯狂的可怜虫”的宿命层层展现,加深了情感共鸣,不断地直击观众心房。
无论是为了复活死去的爱人、遭遇异化失控的老尼尔,还是平日胆怯、为了保护城市义无反顾地冲进战场最终牺牲的队员科恩黎,还是献祭心脏与邪神同归于尽的队长邓恩,这些角色的命运抉择,超越了东西方文化的壁垒,触及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失去的悲伤,对情感的执念,对责任的坚守。
动画视听语言之下,主创团队抓住了这一点,通过电影化的表现手法,让观众与角色之间产生出更深的共鸣——阻挡邪神攻击时,慢镜头的动态模糊之下,子弹破空的粒子特效、队员们惊恐的面容、倒映在克莱恩瞳孔中的血色爆炸,不仅强烈表现出了战斗的疼痛血腥,也让队长最后的牺牲变得更为悲壮。
这种从瞳孔刺穿内心的视觉处理,也成了叙事的重要一环。再普通再渺小,也要为值得守护的一切而战。这份小角色对抗命运的勇气,也深深刺激着观众的泪腺,让《诡秘之主》超越了传统升级流爽片的窠臼,成为一部具有更深本土价值观的作品。
国漫出海,全球市场也需要新活力
中国视角、中国叙事,配置更易于西方观众接纳的世界观设定,《诡秘之主》播出后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不断刷新国产动画的海外纪录。美国观众在YouTube上称赞,《诡秘之主》是他看过的最棒的中国动画之一。连动漫大国日本,也有观众表示,动画的角色塑造非常立体,让人感同身受。
在海外媒体评价方面,《诡秘之主》也极具口碑。英国《卫报》评价其为“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佳作”。海外权威影视杂志《Variety》,也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动画,为全球动漫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其实,《诡秘之主》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主创团队早在项目立项的两年多前就做好了规划,确保《诡秘之主》能实现国内外同步发行,但推介时,也遭遇了因文化壁垒,海外合作方很难理解的诸多事件。直到主创方将《诡秘之主》比喻为维多利亚时代的“X战警”,这才完成破壁,将作品顺利推进。
谈及中国动画走向世界的关键,《诡秘之主》总编剧刘兴分享表示,一方面需要更多中国动画出海积累经验,增加曝光;另一方面,动画的表现要有新意;同时,更要注重挖掘人物刻画中的人性共鸣点与共通性。
中国动画进行文化输出时,到底要不要强调中国元素?面对这一点争议,《隐秘之主》已然用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比起符号化的展示,超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更为重要。爱、坚守,为了心中的那道光笃定地对抗黑暗,这份价值观共识,才是出海时最为坚韧的桅杆。
近期的腾讯视频动漫大赏上,腾讯视频已经宣布了《诡秘之主》未来十年的开发规划:以七季动画、三部特别篇、一部剧场版的内容体系作为长线瞄点,同时立足IP,进行线下体验、衍生品等多形态的开发。
这不仅是《诡秘之主》自身突破序列的升阶之路,也传达出了一份积极的信号:一条更为完整的网文改编动画的工业链正在形成,借着《诡秘之主》的势头,还将有更多中国作品出海,在世界舞台上瞩目登场。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