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特殊的纪念章
静静躺在她的掌心
从左向右读是“我爱”
从右往左读是“爱我”
这件来自学生的礼物
道出了这位老师最珍视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
永远是双向奔赴
今天,让我们走近
东胜区优秀教师代表——娄帝
在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东胜校区娄帝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既有“有字之书”的深度解读,也有“无字之书”的人生启迪。“生活即教育,要让学生有立于世的核心力。”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内驱力和同理心,善于从细微处引导学子感悟成长。
今年,娄帝新接手的2506班迎来别开生面的“生日月”活动。每个月,她都会为当月过生日的学生集体庆生,组织“热爱生活,心向未来”主题演讲,让同学们深度分享彼此的所思所想。而她送给每个人的礼物,都是亲手绘制的书签和量身打造的赠言。“期望这小小书签能如萤火虫,纵然微小,也是光芒。”她这样说。
从教17年,娄帝坚信,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潭活水。近五年来,她坚持每日阅读并在朋友圈分享书评,累计超过300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和周围的教师朋友。她精心设计贯穿高中三年的阅读计划,打造“书中那些人,那些事”阅读专题,带领学生开展《从教材中的“打工人”,看“在可为年代,做有为青年”》《香雪的出村,祥林嫂的出逃,娜拉的出走》等深层次研讨。学生们在她的启发下,完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谁?》《在人物的“两难选择”中,寻求第三选项》等高质量的小专题研究。
专业上,娄帝三次参与自治区普通高中统编教材教学资源开发活动,在自治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展示交流;多次主持和参与自治区级课题研究;坚持每年发表高质量教育教学论文,以匠人之心深耕语文沃土。
2025年1月,距离高考仅剩百余天,娄帝接到前往乌审旗支教的任务。一边是本校学生备考的关键阶段,一边是支教学校的需要,还有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她陷入了两难。但最终,天平倾向了更需要她的地方——她踏上了前往乌审旗的讲台。
支教期间,她的每节课都有教师自发听课,甚至用手机全程录像用于备课。新华社以《以教育帮扶新模式 激活乌审教育新生态》为题报道了娄帝和乌审旗老师们的探索实践。一名学生在给她的卡片中写道:“您用红笔在作文本画的波浪线,后来都成了我笔下的涟漪。谢谢老师把‘之乎者也’酿成星光,照进我的字里行间。”
娄帝的教育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以陪伴为线索,以时间顺序叙述的日常耕耘。她说:“要做一个用心的老师,还要做这个世界耐心的学生。”
在东胜这片尊师重教的热土上,娄帝这样的教师正如参天大树,扎根沃土,荫蔽学子,以平凡之躯书写着不凡的教育人生。
(记者:郝静)
编辑:任施瑶 审核:韩改琴 朱少立 刘冬
校对:任施瑶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声明: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