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国防重点”的军事分析主任詹妮弗·卡瓦纳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篇题为《特朗普扭转台海局势的最佳策略》的文章。
她用挺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她的担忧和建议,核心意思就是,中美因为台湾问题可能离冲突前所未有的近,但美国根本打不起这场仗,所以得赶紧换个策略。
卡瓦纳的建议
卡瓦纳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不能被台湾拖下水,她认为台湾问题正在把美国推向与中国直接冲突的边缘,而一旦开战,对美国将是灾难性的。可能会出现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军伤亡,经济会遭到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引发核武器危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对美国确实有价值,但远远不值得美国为此和中国开战。
卡瓦纳觉得特朗普政府应该大胆和中国就台湾问题达成一个新的协议,比如,缩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恢复台海地区的平衡,明确告诉台湾,美国的军事支持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无限的,她甚至建议撤走驻台的美军教官和那些挑衅中国的武器系统。
她指出过去十年尤其是赖清德上台后,台湾民进党当局不断采取挑衅行动,试图拉美国下水,这让台湾越来越成为中美冲突的核心。所以她提醒台北方面必须明白美国不一定会来帮忙,应该避免激怒大陆。
卡瓦纳也明白,这些建议在美国国内尤其是共和党内会面临很大阻力,因为支持台湾的声浪不小。但她认为特朗普有个“独特优势”,他作为第二任期的总统,不用再担心连任的问题,而且他已经让共和党听他的话了,所以他可能有更大的行动空间来推动这些改变。
总之,卡瓦纳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呼吁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要极度谨慎,别为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硬碰硬”,建议特朗普通过战略收缩和清晰表态来降低台海冲突的风险。她觉得这么做不仅能避免灾难,还能让特朗普有机会成为一个“和平缔造者”。
美国在台湾的动态
卡瓦纳的这些建议也算是老生常谈了,之前已经不止一次有美国相关方面的专家智库给出类似的建议,所以她的这套方案的可行性本身讨论的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纽约时报》为什么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放出这样一篇文章来?
美国众议院在2026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里,把对所谓“台湾安全合作倡议”的军事援助资金,从之前的3亿美元一下子提高到了10亿美元,涨幅超过三倍。这些钱很可能用来推动美台军事合作,甚至可能邀请台湾参加一些国际军事演习,并加速对台军售的审批。
美国还批准向台湾出售了总价约3.6亿美元的无人机以及相关零件和训练服务,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提出了一个所谓“地狱景观”计划,扬言要通过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装备来应对台海可能的冲突。同时,美国国防创新单位(DIU)还计划向台湾派驻“联络官”,重点推动在无人机等军事科技领域的合作,这被看作是为潜在台海冲突做准备。
美国在台协会(AIT)公开发表声明,声称《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战时期的历史文件“没有决定台湾的最终政治地位”,鼓吹所谓的 “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国务院也支持AIT的这一说法,这套论调其实是为了给美国继续介入台湾问题、甚至“以台制华”寻找借口。
美台之间的互动层级和频率似乎也在提升,包括一些官员的往来以及美国试图推动台湾参与更多的国际活动,这些举动都触及了中美关系的红线。美国商务部长宣称即将与台湾地区达成一项 “重大协议”,美方在此类谈判中往往会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可能包括要求台湾取消对某些美国农产品、水产品及汽车相关产品的关税与进口限制,甚至还可能要求台湾的军购支出必须达到GDP的特定比例。
美国近期的这些动作,其核心目的还是试图通过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的发展,加大军事援助和合作是为了增强台湾的防卫能力,并试图将台湾更紧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抛出“地位未定论” 则是为这些干预行为寻找法理借口,而经济上的施压与协议,则是为了从台湾攫取更多的实际经济利益。
从利害等角度来看,美国为台湾出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就是充满意外性,没办法以一个标准的正常的政客思路去看待这个人,而特朗普用人的标准又是忠诚第一专业性无所谓,所以身边又聚集了一帮溜须拍马的人,这些人的头脑可能比特朗普还要不清醒,所以如果特朗普什么时候真的想铤而走险,战争真的可能会爆发,毕竟特朗普当初可是号召民众冲击过国会大厦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