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马康翔 段腾飞
近日,"浴帽式"保鲜膜因其免撕扯、可直套餐盘的便捷性迅速走红,然而"实为一次性浴帽""增塑剂超标"等质疑也引发广泛关注,消费者对其安全性和正确使用方式产生疑虑。
据了解,市面常见食品级保鲜膜材质主要包括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浴帽式"保鲜膜多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属PE类,加工过程中无需添加增塑剂,符合国家标准 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迁移限量要求,正常使用下不易污染食物。针对"增塑剂超标"担忧,专家指出,增塑剂主要用于PVC保鲜膜,且只要不接触油脂或加热,风险可控;而"浴帽式"保鲜膜因材质特性,本身不涉及该问题。
但"浴帽式"保鲜膜也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其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弹性封口难以彻底隔绝空气,保鲜效果较传统保鲜膜略逊一筹;另一方面,产品所含尼龙、氨纶材质的弹力带在正常情况下由聚乙烯包裹不与食物接触,但加热时若聚乙烯层破损,弹力带加工中添加的助剂可能迁移至食物中,带来健康风险。
消费者需警惕部分商家将普通塑料浴帽冒充"浴帽式"保鲜膜销售,购买时应仔细确认产品材质、执行标准及适用场景。使用时还应注意:保鲜脆弱食物不宜久存;使用微波炉加热前务必取下保鲜膜,避免安全隐患。(编辑 詹云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