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淮安区范集镇闸西村的荷藕基地生机盎然,连片荷叶层层叠叠,微风拂过泛起碧浪,水下小龙虾在藕塘间自在穿梭,“藕肥虾壮”的丰收图景徐徐展开。村委会门前,“人才振兴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锦旗格外醒目,见证着这个毗邻白马湖的村落,靠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华丽蝶变。
治理“零碎地”,盘活资源“聚宝盆”。曾经的闸西村,土地分散、效益低下。村党总支以公共空间治理为突破口,将300余亩边角地、闲置地统一收回整理,大力推进“小田并大田”,将零散的土地连片成方。整合后,闸西村规模化发展优质荷藕种植,推行“藕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盛夏时节,层层荷叶为小龙虾撑起“天然遮阳伞”,有效降低水温、防止虾体灼伤和敌害侵袭;小龙虾清除田间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成为荷藕生长的天然有机肥,形成“藕净水、虾肥藕”的绿色生态循环。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显著提升了综合效益,每亩塘不仅产出优质莲藕,还能额外收获小龙虾100余公斤,为村集体年增收超30万元。拓宽了村民的致富之路,让昔日的“零碎荒地”变成村民共享的“聚宝盆”“增收田”。
“资源+招商”双驱动,品牌引领产业旺。依托白马湖畔的天然优势,闸西村党总支双管齐下激活发展动能。盘活水面资源,通过公开发包养殖水域、规范承包管理等方式,规模发展大闸蟹等特色水产,年租金超过30万元。同时,积极对接在外成功人士,引进了投资总额1亿元、占地约127亩的中企太宝生态农业项目,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企业以品牌化战略助力农产品升级,精心打造“洼子涡生态粳米”“洼子涡大闸蟹”等系列生态农产品,以绿色生态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民富村强展新貌,湖畔“光景”更美好。如今的闸西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年收入从过去的40万元跃升至80余万元,2025年更是有望突破百万大关。从零散土地到连片种养,从沉睡资源到增收活水,闸西村在党建强力引领下,正将白马湖畔的生态“好风景”,稳步转化为百姓生活的幸福“好光景”,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通讯员 王家豪 卢青
融媒体编辑 寒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