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妹书,女,大学学历,中共党员,莘县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近年来,她坚持狠抓管理强品牌,三产融合促振兴,推动实现了合作社壮大、产业兴旺、社员致富。
合作谱写巾帼传奇
聊城市莘县大王寨镇河涯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虽然人均耕地不少,但土地沙碱严重,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是摆在李妹书面前的头等大事。但兴家业容易,兴村业难。发展什么产业呢?2013年,为了寻找答案,李妹书挨家挨户听取意见,每天城里村里两头跑,分析寻找市场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对接点,最终,找到了发展的路子——搞蔬菜种植!刚开始群众顾虑重重,认为投资5~6万元建设一个大棚风险太大。为尽快打开局面,李妹书发动5名村干部和6户普通农户成立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采取土地和现金入股的方式,共筹集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建设大棚16个。一年下来,每个大棚比普通种植户多收入3000元,入社群众还获得了分红,一下子坚定了村民加入合作社的信心。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建设、管理蔬菜大棚680个,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6000多元。
2022年,合作社成立农资集采直供中心,通过与集采农户商议,签订集采协议,将产品价格、费用支付、质量保障、技术指导、互帮互助、统一采购等内容纳入协议范围,明确了农户和村集体的责任义务,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将“零利润”农资化肥送到千家万户,把最“实”价格作为惠农的标尺,较好地解决了农资贵问题,在保障农民生产需求、助力农民节本增收、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彰显了组织作为。定期邀请种养殖专家开展线上讲座,分享专业知识,帮助农户提高种养殖技术,通过科学种养殖方法实现集体大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如何让更多村、更多农户种上“福妹菜”、产业旺起来、生活红起来?2024年,李妹书积极响应组织召唤,放眼全镇、跨村帮扶,通过支部共建和产业联盟的方式,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蔬菜种植,成立了福妹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促使产业联动、抱团发展,不仅实现了“堡垒强、产业兴、群众富”的目标,也成为“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三联工作机制的典型示范。
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技术能手和管理骨干,并推选到合作社的重要岗位,是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关键举措。吸引村“两委”成员在合作社关键岗位任职,带头学用新技术,为社员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瓜菜销售、质量检测等服务,帮助合作社建立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同时注重在合作社管理人员中培养党员和后备力量。建立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合作社财务管理,做到账目清晰、公开透明,每季度向成员公布一次财务状况;成立监事会,对合作社生产经营决策进行监督。合作社的年度业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等,经监事会3名成员审核后,定期向社员公布并存档。合作社始终把农产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瓜菜质量抽检结果为标准,对社员实行积分制考核,积分结果与合作社年底分红、资金互助等优惠措施挂钩,使“福妹蔬菜,健康生态”成为消费者共识。
群众富裕了,李妹书没有“贪大图快”,而是沉下心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向村集体捐资130多万元建设了一处高标准的办公场所和村级党员活动室,配齐了办公设备,又先后投入10多万元完善了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使党员群众有“活动之家”和学习交流平台。合作社投资30万元,硬化了总长4公里,宽4米的村级公路,使村公路与省道丈樱公路、县道关金路连接,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人出行难的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对合作社流转土地中的小桥进行了全面维修,解决了生产机械无法进出的难题。2024年,又多方筹措资金,打井31眼,安装变压器4台,架设线路5.2千米,修缮道路3公里,使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到了全镇前列。
由于李妹书脚踏实地工作,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还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赞誉,先后被评为“聊城市三八红旗手”“聊城跨越赶超巾帼十佳”,2023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来源:山东省总工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