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9月刚开头,特朗普就亮出一张“老谋深算”的牌:他不想亲自下场跟中国对掐,干脆拉上欧盟和G7国家,一起对中国和印度加征50%到100%的关税,试图用“借刀杀人”的方式,把压力转嫁出去,但算盘打得响,现实却很骨感。
盟友一个比一个沉默,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结果,美国不仅没当成“幕后导演”,反倒成了被孤立的“主角”。更糟的是正当他还在国际上拉帮结派,美国国内的大豆农民已经炸了锅——中国不买了,价格跳水,票仓生变。特朗普这才意识到,局势不妙,得赶紧上谈判桌补补锅。
盟友不愿接刀,特朗普的算盘落空
特朗普这次的如意算盘其实挺老派:让别人出面对中国下手,自己假装无辜,维持中美之间那层快撕破的“贸易休战纸”。
他公开呼吁欧盟和G7国家对中国和印度的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00%的关税,说得冠冕堂皇,说这是“全球公平贸易”的需要,想把自己塑造成“为全球打抱不平”的领头人。
但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记耳光,欧洲国家一个没回话,法国和德国甚至私下表态——现在正是经济恢复的关键阶段,可不想因为跟着美国起哄,把跟中国苦心经营的经贸关系毁了,而且欧盟自己都还在跟美国就钢铝关税较劲,怎么可能转头就替美国出头去收拾中国?
这一下特朗普的“借刀杀人”计划彻底破产。他原本想当导演,最后成了台下观众。更尴尬的是,这场操作非但没压住中国,反而让美国自己暴露了孤立无援的窘境。
豆农怒火压顶,票仓生变逼宫谈判
外部盟友不买账,内部也开始失控,9月正是美国大豆收割季,但田间地头的气氛却异常沉重,原因很简单——中国不买了。
自从2025年5月底,中国就彻底暂停了从美国采购大豆,转头加大了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进口。光是4到8月,中国就从巴西进口了创纪录的4200万吨大豆,美国这边的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现货价格一路跳水,北部平原地区甚至跌破了9美元一蒲式耳,眼看就要破8。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切切实实的生计问题,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让豆农们坐不住了,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声讨特朗普,要求他立刻恢复对华谈判,农业州一直是特朗普最稳的票仓,而现在,这块铁板也开始松动了。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更是雪上加霜:2025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同比骤降87%,出口额创近十年新低。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是足以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的大事。特朗普这才意识到,不能再拖了,谈判得立刻安排上。
马德里谈判开局,双方筹码各有千秋
于是在9月14日,中美第四轮谈判在西班牙马德里正式启动,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领队,中方则由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前面三轮谈判虽然勉强维持住了“贸易休战”的表面和平,但实质进展并不大,这一次特朗普是带着明显的退让信号来的。
他不仅面临国内农业巨大的选票压力,还刚被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对等关税法案”违法。这意味着,美国继续加税的法律基础已经站不住脚,必须找个“体面”的出口。
美方这次有三个核心诉求:一是希望中国在稀土出口上松口,毕竟美军的F-35战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制造都高度依赖中国供应,而中国已经从4月开始实施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硬生生抬高了美国产业的成本;二是想让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出点力,最好能在幕后劝俄罗斯停火,但又不想让中国“抢风头”;三是希望通过谈判平滑退出被法院判决违法的关税政策,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但中方这次并不急。毕竟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达5.3%,出口增长7.2%,国内经济韧性十足。中国在谈判桌上提出的条件也很明确:美方必须停止单边关税和滥用出口管制,并在台湾、数据安全等核心问题上保持克制。
同时,中方手里也握着不少有分量的牌:稀土掌控全球七成产量,农产品采购可进可退,甚至连TikTok这种社交平台问题都可以作为谈判筹码。中方并不急着达成协议,更倾向于“以稳为主”,把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
全球看戏,谈判是缓兵之计还是转向信号?
这场马德里谈判,表面上看是中美之间的贸易磋商,实则背后牵动的是全球经济神经,欧盟、日本、韩国等美国传统盟友虽然没有明确发声,但也默默在看这场“大戏”怎么收场,毕竟谁都知道,现在的全球供应链早已和中国深度捆绑,真要打起来,谁也跑不了。
国际商会已经发出警告:如果中美再次开启全面关税战,可能引发类似1930年代“大萧条”的全球危机。所以这次谈判的意义,并不在于是否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而在于是否能暂时稳住局势,避免全球市场再次陷入恐慌。
不少分析认为,这次谈判更像是一场“危机管理”,不是战略转向。美方可能会在部分关税上做出象征性让步,比如降低对中国电动车或太阳能板的进口税,而中方也可能象征性恢复部分农产品采购,但核心问题——比如科技遏制、数字主权、台海局势——依然难以撼动。
不过这场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影响2025年11月的APEC峰会,也可能成为特朗普为2026年中期选举修复形象的一次机会。
小算盘打错,大棋局已变
特朗普这次的“借刀杀人”计划,不仅没伤到中国,反而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高估了美国对盟友的掌控力,也低估了中国在全球贸易链中的战略反制能力,稀土、农产品、全球市场的依赖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量,正在重新定义中美博弈的节奏和方式。
现在的中美关系,已经从一场你来我往的贸易战,变成了一场多层次的危机管控。两国都明白,全面脱钩不是选项,但竞争不会停止。这场博弈的主动权,已经从最初的“美国发难,中国应对”,逐渐演变为“美方退让,中方打牌”。
接下来的问题,不是中国能否妥协,而是特朗普是否还有退路。如果他还抱着“压而不谈”的幻想,那么在国际舞台和国内选民的双重夹击下,这场棋局,只会越来越难下。
结语
这次回到谈判桌,不是特朗普的胜利,而是被现实推着往前走。一场“借刀杀人”的布局被看穿,他才意识到,真正的对手不在盟友之间,而在于对方的底气和手里的牌。中美博弈的下一步,不取决于谁喊得响,而看谁敢真正放下架子谈出点实质。
参考资料:
中美第四轮交锋还没开始,特朗普开始施压,敦促29国对华加税?
2025-09-13 腾讯网
对中国使出“借刀杀人”之计后,特朗普决定:马上跟中国上谈判桌
2025-09-13 搜狐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