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原本被视为“小众刚需”的校服,如今成了童装行业的搅局者。
最近两年,沈阳的校服投票闹得沸沸扬扬,江西新华书店已经把“一市一款”的新校服摆上货架。
而另一边,曾经年营收破百亿的某鸟童装,却连续三年下滑,净利润直接腰斩。
更扎心的是,一位深圳校服生产商直言:就算现在所有正规厂家停产,库存都够卖三年。
话外之意很明显,童装市场越来越难做,校服反倒成了“香饽饽”。
![]()
这不是偶然,而是整个行业的转折点。
童装市场的黄金时代正在退场,而一场关于消费升级与降级、出生率与结构性需求的博弈,正在重塑这个赛道。
01
十年前,童装还是服装行业里最被看好的细分赛道。
那时候商场里随便开一家童装店,生意都能火到爆棚,资本市场更是不断加码,认为这是“永远不缺需求”的行业。
可现实打脸。
2025年上半年,全国重点零售企业童装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近5%,销量更是跌去8%。
这可不是个别品牌的问题,而是全行业的寒意。
放眼全球也一样。
![]()
美国的The Children’s Place,曾经是童装零售的龙头,如今营收连续下滑,同店销售更是跌近5%。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人口红利不再,童装消费的规模自然跟着缩水。
过去大家都以为童装抗周期,结果发现没有人口支撑,再好的赛道也会降温。
这就像一台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遇到堵车,不是司机不行,而是路本身变窄了。
童装企业正在这个“瓶颈口”集体刹车。
02
行业寒冬的根源,还得从出生率说起。
从2017年到现在,我国新生儿数量连续下滑,2024年出生人口甚至跌破800万大关,刷新历史低点。
直接影响就是婴幼儿装的需求骤降,进而传导到整个童装消费。
别忘了,童装市场的增长逻辑一直是人群数量和客单价提升。
以前孩子多,数量上有保障,父母舍得花,价格还能推高。
如今孩子少了,数量端塌陷,再想靠价增弥补,就难了。
![]()
而且,95后、00后父母成了新一代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和上一代完全不同。
他们更注重体验场景,买衣服不光看外观,还要考虑功能性、环保性。
他们更理性,不会盲目追高价,他们的信息来源多元,容易被网络口碑左右。
这就意味着,传统靠渠道优势、广告轰炸的打法,已经失效了。
童装企业必须重新理解新父母的消费逻辑,否则连年轻爸妈的“钱包门槛”都过不了。
03
如果说需求端的收缩是外因,那么供给端的变化就是雪上加霜。
这几年,校服突然火了。
数据摆在眼前,2025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上校服/校服定制品类的增长率超过380%,一举成为童装品类中的黑马。
织里镇就是最典型的缩影。过去它是童装之都,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校服产业基地,年产超过5000万套校服,规模超过120亿元,还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
![]()
为什么校服能逆势上扬?
很简单,校服绑定的是学校采购,是刚需中的刚需。家长可以砍掉孩子的潮牌衣服,但绝不会不给孩子买校服。
更何况,校服大多是统一招标、集中采购,一旦拿下就是稳定的长期订单。
这对传统童装品牌来说,就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原本以为自己守住了儿童消费入口,结果被校服抢了饭碗。
可以说,校服不只是个产品,而是整个供给逻辑的颠覆者。
04
再来看消费层面,如今的童装市场,正在呈现明显的“K型分化”。
一头是超低价,几十块一件的童装,销量依旧坚挺。
很多家长抱着“孩子长得快,衣服不值钱”的心态,宁可多买几件便宜货,也不愿掏高价。
另一头是高端化,动辄四五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童装,依旧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大城市的新中产,愿意为“品质”和“设计”付费。
最尴尬的,就是中间价位的品牌。
以前靠既不贵也不便宜的定位活得滋润,如今却成了最容易被放弃的那一档。
![]()
某鸟童装就是典型案例,它曾是县城中产的首选,但如今却被疯狂吐槽贵又不好看。
家长要么选择便宜的,要么直接冲高端,留给它的空间越来越窄。
价格敏感度提升,是消费降级的表现,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家长的消费逻辑变了。
要么追求极致性价比,要么追求极致体验,中间地带正在快速消失。
05
童装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受挤压,出口也不再风光。
美国的关税政策摇摆不定,导致很多海外客户下单犹豫,甚至要求延长账期。
这让国内制造企业的现金流压力骤增。
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堆积,很多工厂一边接单一边发愁,感觉利润薄得像纸。
![]()
一些企业尝试转移产能,在东南亚建厂,可产能爬坡需要时间,短期内根本填不上缺口。
加上运输成本、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整个出口端的风险更高了。
对很多传统代工厂来说,这已经不是利润下降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06
童装行业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彻底没希望。
市场规模依然存在,预计到2025年仍有两千多亿的空间,只是增长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
校服的崛起告诉我们:需求端的刚需、供给端的稳定,才是未来的突破口。
运动童装、功能性童装,也展现出强劲潜力。
新父母群体更注重专业化和场景化,这给了企业新的想象空间。
![]()
困境中的企业,要么死守旧路慢慢萎缩,要么勇敢转型找到新方向。
就像织里镇,从传统童装之都变身校服基地,正是行业自救的缩影。
说到底,童装行业需要的不只是产品升级,更是逻辑升级。
谁能最先看透这场转折的本质,谁就能在寒冬里第一个迎来春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