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平行会议在南宁召开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5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

“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平行会议在南宁召开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业教育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新路径,9月16日上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2025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平行会议,在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会议中心二号厅召开。


会议现场。赵维靖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傅源方表示,广西已构建起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2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17个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累计培养东盟学历生549人、培训3万余人次。未来,广西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具身智能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推动跨国教学资源共享;二是实施“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培养200名以上掌握具身智能技术的东盟人才;三是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技术标准、举办技能大赛,深化智能制造领域跨境合作,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南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韦江表示,南宁市紧紧围绕强首府战略,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突破300亿元。全市拥有职业院校50余所,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点超60个,年均培养近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南宁将强化政策支持,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高地,推动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蹇兴超表示,具身智能技术通过赋予机器感知、理解和交互能力,推动智能制造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为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将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实战化培养体系、打造“虚实结合”沉浸式实训平台、拓展“东盟合作”国际化培养路径,通过共建产业学院、打造智能实训基地、构建“智能感知—决策—人机协作”课程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更好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中国—东盟职教合作发展。


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仪式。陈思思摄


中国(广西)—东盟AI技术服务中心揭牌仪式。陈思思摄

会上,举行了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仪式和中国(广西)—东盟AI技术服务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此外,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先后与南宁立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校长/拿督Ewe Hong Tat(尤芳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培训与认证部产教融合解决方案经理朱帅,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雄虎,香港职业训练局副处长冯秀婷,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学术科研及海外市场总监王庆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蒋明,泰国曼谷北部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素巴妮·宽本赞,超星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彭震东,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旺围绕“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


与会嘉宾作报告。李嘉文摄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业教育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务实合作,也为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区域职业教育共同体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各方将以具身智能技术为纽带,持续推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劳译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70920文章数 557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