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陈海侠 记者 向博)“现在走几步到村卫生室就能拿胰岛素,再也不用让娃请假带我跑西安了!”秦岭腹地宁陕县江口镇冷水沟村卫生室里,68 岁村民万富香接过慢病药品,深有感触地说。
秋雨初歇,阳光透过窗户,映照着墙上“党员先锋岗”的红色标牌格外亮眼醒目。万富香的感慨,道出了秦岭深处宁陕县医疗服务的深刻变革。过去,7万群众散居在3678平方公里大山中,面临“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困境;如今,宁陕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组织架构统建、资金打包统合、服务能力统提、内部运行统管的“四统”路径深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用党建“绣花针”织密山区健康网,解锁了秦岭深处的“健康密码”。
三级联动聚合力
“医共体要‘共体’更要‘共心’,关键要在三级联动党建体系中落地生根。” 宁陕县卫健医保局党委书记王鹏进一步解释,县医共体总院党委,将党的建设写入《医共体章程》,构建“政策把控-整体统筹-落地执行”的闭环决策链,更形成“总院党委+分院党支部+村卫生室党员”的组织架构,让党旗引领医共体建设落实落细。
在医共体总院调度中心,电子屏实时闪烁着全县 69 台医疗设备的流动轨迹。“过去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争设备,现在 CT 机每周轮流去11个镇分院服务。”宁陕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韩斌的话,印证着联动机制的实效。顶层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系统规划、强力推进。中层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总院党委委员划片包联,通过“政治理论联学、组织生活联过”等“六联” 机制,让党的领导贯穿医疗服务各环节;基层则采用“带技术提水平、带规范提质量、带作风提服务”的“三带三提”工作法激活神经末梢,由县级党组织提供“点单式服务”,在支部联建、党员联育、党日联办模式下,3个镇分院新成立党支部,27名党员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啃下10余项医疗新技术。
四亩地镇的变化尤为直观。宁陕县中医医院党员专家首次下沉时,该镇卫生院院长张先锋在门口挂出“专家坐诊”牌却少有人信;现在依托“支部联建 + 党员带教”,卫生院门诊量同比增长40%,“现在村民看见穿白大褂的党员徽章,就知道是能看病的‘自家人’”。
如今,宁陕县卫健医保系统一类党组织占比达 42.8%,“4L” 党建工作法获评安康市公立医院党建“十佳案例”。
机制创新破难题
“过去县镇重复买设备,现在69台件按需调配,光采购就省了630万元!”韩斌的对比,折射出机制创新的显著成效。宁陕县打破部门壁垒,将卫健服务与医保管理职能整合,组建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把医保资金与公卫资源“打包”统筹,从根本上避免“各自算账”的低效问题。
管理层面,医共体总院设立八个运营管理部,统一人事、预算、药械等制度,让全县医疗系统有了“共同规矩”;人才机制上,推出 “三聘两转一招” 政策,拓宽临聘人员转编通道,132 名医务人员通过竞聘实现调岗,80 人纳入编制备案制扎根山区;薪酬改革更激发了队伍活力,县镇村医务人员薪酬平均增长12%。城关分院护士吕宁薪酬增长23.4%,“现在每月多拿1500 元,巡诊再远都有劲头”;曾想调离的年轻医生桓超,也主动申请驻点村卫生室,“党员就得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服务体系重构同样关键。宁陕县打造“一院两区三中心”格局,纵向实行“总院院长兼镇分院法人、镇分院院长兼村卫生室法人”模式,54家村卫生室实现“人员、药品、财务”统一管理,让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真正成为“一家人”。
走进广货街镇卫生院药房,拆零销售的布洛芬按板分装在透明药袋里,党员药师党鑫算了一笔账:“过去整盒卖常浪费,现在按天数卖,光这一项就为村民省了3万多元。”
服务下沉暖民心
“以前查 CT 得跑县城,现在镇里拍片县医院远程诊断,连车费都省了120 元!”在江口镇远程诊断室,72 岁的魏高军看着刚拍的片子感慨不已…… 放射科医生将影像传至80公里外的县医院,专家远程出具诊断结果,这正是宁陕县服务下沉的生动注脚。
为让医疗服务惠及每一个角落,宁陕县卫健医保系统组建 63支健康管理团队、5支慢病管理团队,老党员专家带头开展 “开门见医”下基层活动。老党员李明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数名年轻党员组建“红色医疗服务队”,每周穿行在大山的沟谷间。2024年以来累计免费义诊1.2万人次;太山庙镇卫生院党员团队创新推出“慢病管理明白卡”,让独居老人周明贵的按时用药率从60%升至95%,全县四类慢病过早死亡率下降 5.4%。
数智化手段更让诊疗能力实现“云上提升”。宁陕县搭建远程诊疗、集中审方等11个管理中心,实现“镇检查、县诊断”服务模式,已为1.6万名患者提供“家门口”的上级医院检查服务;人工智能处方审核系统精准拦截不合理处方,为群众节约药费87.4万元。
一系列便民举措更让实惠直达民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次挂号管3天”、红色健康驿站提供1200余种“零差价”药品…… 截至2025年7月,红色健康驿站日均服务130人次,累计为群众节约费用约30万元。
从医院门口挂“县专家坐诊”牌遭质疑,到乡村医生感叹“培训学的诊疗技巧特别实用”;从群众翻山越岭求医,到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宁陕县用党建“红”点亮医疗“资源池”,让大山深处的群众真切感受到“医有靠”的温度。
“用党建这根‘绣花针’,才能穿起医疗资源的‘千条线’。” 宁陕县卫健医保局党委书记王鹏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宁陕县将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让党建红与健康绿在群山间高质量融合,为群众绘制更美好的“健康蓝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