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段时间中国足球圈要真找个热搜担当,还真轮不到职业联赛,反倒是村超、苏超、湘超一波接一波地刷存在感,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比赛现场人山人海,网络上梗图满天飞,光是社交媒体的讨论热度就把顶级职业队狠狠按在地上摩擦,讲真,这场景放在两年前你说得信吗,业余球场都快成大型饭圈现场了,排队抢票、组团应援、对喷回怼、各地球迷线上线下整活,简直就是中国足球圈历史上的小高潮
问题来了,职业联赛这个面子工程一地鸡毛,倒是村超、湘超凭啥能火成这样,真的是业余变专业了,还是吃瓜群众实在太能玩梗,而且你如果真去现场看上一场,感受一下那种地气十足的氛围,再看看座无虚席的体育场,再对比一下隔壁职业队开场空看台、转播间评论区一片摆烂风,那种强烈的反差,很难不让人发问:到底是谁在“偷家”
有人说,因为村超、湘超门槛低,谁都能踢,逗趣、接地气,踢完还能摆摊卖特产,一场球顶半部农博会,当然比专业联赛高冷得多,但说真的,这还真不是单纯地蹭流量,更多的是各地人对于家乡球、自己人的参与感捧出了热度,像苏超有“十三太保”,湘超有“十三个充电宝”,宁可挑战南京,照样围攻长沙,外地湖南人还非得组个“包邮区湖南队”回家拉架,正经八百要和深圳湖南人对着干,这种地域归属感、家乡情怀,放在哪里都是最强驱动力
再看看所谓的职业队,说是专业,但年年换老板、欠薪、摆烂不止,国家队成绩拉垮,男足不争气,球迷都快成长期抗压患者,吐槽都成惯性动作,这就怪不得广大球迷掉头去看那些看起来“不太正经”的业余联赛了,反正看职业联赛要么一肚子气要么一脸丧,倒不如一起参与到村超、苏超的狂欢里,赢了自家兄弟倍儿有面,输了也能段子刷屏,全民娱乐,哪怕技术粗糙点,激情不输任何一场中超
说到底,各地民间超级联赛的火爆,有点像一场足球版的草根大联欢,大家不在乎你什么大牌外援、不盯战术八百转,哪怕只是业余队也嗨到天亮,但你要是说这样就能挑战国家队,和职业俱乐部一较高下——真不至于,客观说,湘超冠军真碰上中甲中乙,分分钟被按在地上摩擦,这没什么异议,水平差距摆在那里,球迷里都看得明明白白,没有谁真的脑子一热喊着让业余进国家队,只不过,球迷要的是代入感和烟火气,是家乡的血脉,是能聚起来的气氛,而不是玻璃心喊口号
更妙的是,各地借足球搭台,文旅唱戏,各显神通,一场联赛就是一场大型本地美食展、非遗活动,外地人专程跑一趟,就为撸个串喝碗米粉顺带看两场球,大有“周末经济”那味儿,这一下,足球不光是绿茵上的杀伐决断,更是城市品牌、生活方式和文化输出,讲真,哪个文旅局看到这个不眼馋
当然了,吹归吹,冷静看球才是正道,别把热闹等同于水平的崛起,国内职业球队的技术、体系和运营,还是业余联赛难以取代的——甭管村超多火,下一批进国家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