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召集高层到场,面无表情连问三个问题,现场众人没有一个敢吱声
这两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召集经济部门官员前往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场经济问题会议,商讨未来三年的预算计划等问题,俄总理米舒斯京、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等人均到场参会。
普京的三个问题
普京先是回顾去年的经济会议,提醒大家当时达成的共识:既要抑制通胀,又要防止经济 “冻僵”。接着他突然质问:“我们现在看到了什么?” 不等回答,自己给出答案:“今年前 7 个月 GDP 增长 1.1%,7 月同比只涨 0.4%,这样的速度远远不够!”
随后,他连续追问:“我们能不能实现设定的目标?还是需要其他措施和更高的利率?” 现场鸦雀无声,官员们盯着文件不敢抬头。这种沉默比任何辩解都可怕 —— 堂堂大国的经济掌舵人,在自己的 “内阁会议” 上得不到回应,足见俄罗斯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为什么普京如此焦虑?因为俄罗斯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经济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年增长 3% 以上。但现实很骨感:俄央行最新预测今年 GDP 只能增长 1%,而去年这个数字还是 4%。更要命的是,7 月制造业产出仅增长 1.5%,创两年半新低。这就像一个运动员,原本能跑百米冲刺,现在却连慢跑都吃力。
经济 “高烧不退”
俄罗斯经济现在像个 “高烧病人”:通胀率 8.2%,是政府目标的两倍。为了退烧,俄央行去年把利率飙到 21% 的历史高位,结果虽然压制了部分通胀,却把企业 “冻僵” 了 —— 融资成本飙升,投资锐减。今年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 8.7% 暴跌至 1.5%,很多中小企业叫苦连天。
从 6 月开始,央行被迫连续三次降息,现在利率是 17%。但降息效果有限:通胀依然顽固,7 月食品价格同比涨 12%,面包、牛奶这些民生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更尴尬的是,卢布汇率年初以来升值近 20%,虽然降低了进口成本,却让依赖出口的能源企业收入缩水。这种 “加息找死,降息等死” 的困境,让普京和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都头疼不已。
能源收入锐减
俄罗斯经济的 “命根子” 是能源出口,油气收入占财政预算的 30%。但今年前 5 个月,油气收入同比减少 14.4%,6 月更是暴跌 33.7%。原因很简单:国际油价疲软,西方制裁导致出口受限,乌克兰还时不时袭击俄罗斯的油气设施。
收入减少,支出却像无底洞。国防和安全开支占总预算的 41%,达到冷战以来最高水平。前线每天消耗的弹药、士兵的工资福利,都要从财政里抠。结果就是财政赤字急剧扩大:上半年赤字 3.69 万亿卢布,占 GDP 的 1.7%,几乎用完了全年额度。为了填这个窟窿,政府不得不动用国家财富基金,相当于把 “养老钱” 都拿出来应急。
外交破局
在国内经济 “山穷水尽” 的情况下,普京把希望寄托在外交突破上。不久前访华期间,他与中蒙签署了 “西伯利亚力量 - 2” 天然气管道备忘录。这条管道每年能向中国输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期 30 年,预计带来 250 亿美元预付款。按照 “照付不议” 原则,只要协议签了,中国就得付钱,这对急需现金的俄罗斯来说,简直是 “救命稻草”。
不过,这条管道的命运一波三折。蒙古国一开始狮子大开口,要求每年 10 亿美元的过境费,是国际标准的 3 倍。俄罗斯一度想绕过蒙古,改经哈萨克斯坦,但中方以 “西部不缺气” 为由婉拒。最终蒙古妥协,项目才得以推进。9 月 2 日三国签署备忘录后,普京马不停蹄地宣布,将在远东地区设立国际超前发展区,吸引中国投资。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把能源出口 “绑定” 中国,对冲西方制裁的影响。
加税还是不加税?
俄罗斯政府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是加税。2021 年,俄曾对金属产品加征出口税,5 个月内增收 1600 亿卢布。但现在经济低迷,加税可能引发民怨。今年 6 月,财政部提出对能源企业提高矿产开采税,但遭到行业强烈反对。俄铝公司警告,加税将导致 “数亿美元” 损失。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的税收结构本就畸形。油气相关税收占比过高,一旦能源价格下跌,财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而制造业、服务业的税收贡献不足,难以支撑经济转型。普京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在战争和制裁的双重压力下,他没有太多选择。正如俄经济发展部官员承认的:“如果油气收入继续下跌,俄罗斯可能陷入缓慢衰退。”
西方制裁下的 “困兽之斗”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超过 2 万项,涉及能源、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俄近一半的黄金外汇储备被冻结,许多国际公司撤离。但俄罗斯也在 “绝地求生”:用卢布结算令打破美元霸权,与中国、印度等国建立新的支付系统,推动进口替代产业。比如军工领域,俄罗斯不仅实现了炮弹自给,还向朝鲜、伊朗出口无人机。
不过,这些措施只能解燃眉之急。制造业升级需要时间,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而俄罗斯每年适龄劳动力减少几十万人,教育科研投入也在缩水。更严重的是,国防开支挤压了民用投资。2024 年,俄工业投资增速从 8.7% 骤降至 1.5%,很多民用工厂被军方征用生产武器。这种 “战时经济” 模式,短期内能维持稳定,但长期来看,会让经济结构更加畸形。
普京的 “生死时速”
现在的俄罗斯,就像一个在冰面上骑自行车的人:速度慢了会滑倒,速度快了又怕失控。普京的三个问题,其实是在问整个国家:在西方制裁、能源收入缩水、人口萎缩的多重压力下,我们还能撑多久?
从短期看,中蒙俄天然气管道的预付款能缓解财政压力,远东开发协议可能带来中国投资。但这些项目见效至少需要几年时间。而国际能源市场波动、乌克兰局势变化,随时可能打乱计划。
从长期看,俄罗斯必须摆脱对能源的依赖,发展多元化经济。但这条路充满荆棘:人才流失、技术封锁、制度僵化,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如俄专家所言:“俄罗斯现在像个自知病重却戒不掉烟酒的病人,清醒一阵,难受一阵。”
普京在会议上的沉默和质问,折射出一个大国在时代变局中的无奈与挣扎。这场经济博弈的结局,不仅关乎俄罗斯的命运,也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走向。在这场 “生死时速” 中,普京能否带领俄罗斯冲出重围,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