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优先级
高新企业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根本性的区别,它们的“优先级”取决于企业的具体目标和所处阶段。
核心区别
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认定侧重点、主管部门和激励方式上。
![]()
认定侧重点不同: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是“研”,考查的是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它要求企业在国家规定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发活动,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它是一个“技术硬核”认证。
专精特新“小巨人”:核心是“市场”,考查的是企业在细分市场中的专业化和主导地位。它要求企业是“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专家,产品质量优、市场占有率高。它是一个“市场冠军”认证。
主管部门与性质不同:
高新技术企业: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认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资质。
专精特新“小巨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 牵头认定,是一个分层级的(市/省/国家级)企业培育体系中的最高荣誉,属于产业政策扶持。
![]()
优惠方式不同: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方式是普惠的、长期的税收减免(企业所得税降至15%),直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优惠方式是一次性的资金奖补、政策倾斜、融资支持和上市培育,旨在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快速发展。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它们的区别和关系,可以参考下面的流程图,它展示了企业获取这两个资质的典型路径和决策逻辑:
![]()
有没有优先级?
没有绝对的先后优先级,但有很强的逻辑关联和策略选择。
如上图所示,企业的选择取决于自身情况:
对于技术驱动型或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优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先享受税收优惠,夯实技术基础。
![]()
对于在细分领域已有优势的中小企业,可以优先冲击专精特新“小巨人”,以获得关键的财政资金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
最佳策略是“先后获取”:很多企业会选择先申请“高新”奠定基础和享受税收优惠,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成为“小巨人”,以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最终,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最理想的状态,既能享受税收优惠,又能获得专项扶持,竞争力最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