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实践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实践新成效,本刊特开设“基层新实践”栏目,重点宣传介绍各级法院特别是中级、基层法院在推进严格公正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造性实践事例,从而更好地加强各地法院的信息沟通和学习交流,助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北邢台中院
执破融合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日前,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着力打通“执转破”程序衔接“梗阻”,推进执破融合工作,促进被执行企业债务清理,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邢台中院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程序启动、会商审查等流程,保障执破程序有序衔接、高效运行。邢台市两级法院联合开展文书送达、资产追收、管理人选任等工作,并将执行程序中的财产处置、财产审计等成果衔接沿用至破产程序中,避免重复投入司法资源。对于经营信用良好,但因市场等因素陷入债务危机的被执行企业,积极适用企业破产重整非诉引导服务,聘请专业疏导员为债权、债务双方量身定做商业谈判方案、投融资计划及债务重组方案。截至发稿时,已有6件案件达成债务和解方案。(文/路遥)
湖北宜昌中院
把握“四个关键” 提升涉军维权工作质效
日前,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紧扣建军98周年重要节点,以落实军地保障为出发点,联动驻地空军某部队开展“法润军营 共筑强军梦”党建联创联建活动。
近年来,宜昌市两级法院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从四个关键点着手,全力提升涉军维权工作质效。一是突出专业审判,成立涉军案件统一审判领导小组,组建17个涉军维权合议庭。二是畅通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涉军案件,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三是推进多元化解,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形成党政主导、部队参与、法治保障的解纷合力。四是深化精准服务,积极回应驻宜部队和武警部队司法需求,在“八·一”建军节、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多次组织法院干警对辖区驻地部队进行走访慰问、专题普法,促进军民、军政团结一心。(文/吴磊)
内蒙古正镶白旗法院
设立金融巡回审判点 促推服务质效
近日,为充分发挥巡回审判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最便捷、最贴近群众的方式化解基层金融纠纷,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人民法院在该旗伊和淖尔苏木设立金融巡回审判点。审判点通过选任具备专业金融法律知识和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凝聚作为特邀调解员的政协委员、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推动纠纷快速有效化解。工作人员根据当事人意愿,引导其选择适宜方式化解矛盾,将可调解案件及时移交至金融巡回审判点开展调解;若调解未果,则在起诉材料送达当事人后,迅速将案件移送至速裁或诉讼程序,实现“诉”与“非诉”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提高矛盾化解效率。
自设立以来,该金融巡回审判点通过先行调解已在诉前妥善化解金融纠纷35件,实现了“纠纷不进法庭、矛盾就地化解”的良好效果。(文/张凤兰)
江苏镇江丹徒法院
探索“庭站融合”模式 赋能城乡基层治理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强驻庭代表联络工作站的实施方案》,深化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实质运行,助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今年以来,丹徒法院充分发挥镇江市首家驻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法官+代表”“法庭+代表”“庭审+代表”融合工作机制,总结形成“六式工作法”,着力打造“代表履职、强化监督、汇聚民意、协同解纷”四大平台。38名代表先后走进工作站,接待来访群众27人次,参与案件调解11件,调解成功7件,旁听评议评审5次、巡回审判4次,协同法官进网格快调快处矛盾纠纷7起,在多元解纷、基层共治等方面实现“1+1>2”的效果。相关做法被评为“江苏省法院优秀人民法庭建设案例”。(文/胡俊)
福建建瓯法院
以家事少年审判品牌构建“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
近日,福建省建瓯市人民法院积极融入该市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热潮,以构建“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为主题,以创新打造“看‘建’幸福”家事少年审判品牌建设为引领,依法妥善审理每一起涉老年人、涉未成年人案件,把“守心”的工作做深做实。
今年以来,建瓯法院依托“一站一室”(“百合花开”映夕阳法官工作站和“法安银龄”老党员工作室),对涉及老人赡养、子女抚养等纠纷提供针对性调解服务,共计开展服务24次、社情调查32次,排查萌芽矛盾18个。同时,建瓯法院还与建瓯市司法局、检察院合作设立建瓯市“青少年模拟法庭”,目前已开展活动12场;创新朱子家风家训调解法,坚持巡回审判,将“法官寄语”、经典诗词延伸至裁判文书说理,开展新时代家庭家风教育,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文/周琦琦 魏韵纯)
河南邓州法院
“法院+综治”联动 筑牢多元解纷阵地
近日,在河南省邓州市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一起劳务报酬纠纷在“法院+综治”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转下圆满化解。这是邓州市创新城乡基层治理的一项生动实践。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展现了“法院+综治”联动模式的独特优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前沿哨所”作用,第一时间启动民生案件绿色通道;邓州市人民法院速裁团队迅速响应,派驻法官提前介入,为农民工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这种“综治搭台、法院唱戏”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矛盾纠纷的精准分流、高效化解。该机制实施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82件,提供法律咨询160余人次,在住建、家事、劳资等重点领域化解纠纷160余件。这个多元解纷阵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文/朱小旭 周海鹏)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6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4期
编辑/孙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