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交通是城市发展的 “血脉”,那机场就是联通世界的“空中门户”。
图片
而机场群在助力城市群的发展中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四大机场群在全球机场中排名前列。
在全球范围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密度是最高的区域之一。
一、大湾区机场群:突破2亿人次
在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广州、深圳、香港三座枢纽机场,珠海、澳门两座干线机场,以及惠州、佛山两座支线机场,航线网络遍及全球200多个城市。
未来还将建设广州第二机场。
从2024年旅客吞吐量来看,大湾区旅客吞吐量达到2.2亿人次:
广州白云机场7636万人次,全国第2。
深圳宝安机场6148万人次,全国第4。
香港国际机场5310万人次,全国第6。
珠海金湾机场1297万人次,全国第36。
澳门国际机场764万人次,全国50位左右。
惠州平潭机场288万人次,全国60位左右。
佛山沙堤机场133万人次,全国90位左右。
这也是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亿人次。
不过,大湾区并未放缓脚步,因为未来的天空争夺战已然打响。
二、大湾区机场群:7家机场齐扩建!
近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群更是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扩建潮:
从香港机场三跑道启用,到广州白云机场冲刺 “全国首座五跑道机场”,到深圳宝安机场三跑道即将投用,再到澳门国际机场填海扩建开工,短短一年间,大湾区7座机场密集进入 “扩建时间”,一场关乎 “世界级机场群” 的升级战,正火热上演!
伴随着一年来密集的“扩建潮”,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全球机场跑道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世界级机场群”加速形成,蓝图日渐变为实景。
1.香港机场:三跑道扩建
2024年11月,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正式启用。
该项目斥资超1415亿港元,填海造地约650公顷用于新建跑道及配套设施。
预计到2030年,香港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提升至1.2亿人次,货物处理量增至1000万吨,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有力推动大湾区航空资源协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广州白云机场:冲刺全国首座五跑道机场
作为大湾区航空枢纽的 “领头羊”,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步伐从未放慢。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扩建工程,主要建:
西二跑道(第四跑道)、东三跑道(第五跑道),新建T3航站楼和T2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并在T3航站楼前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引入地铁、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线路。
建成后,白云机场3航站楼+5跑道的面积将超过澳门的陆地面积。
广州白云机场第五跑道于2025年7月试飞成功,未来白云机场将成为全国第一座拥有五条跑道、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的机场。
项目建成后,广州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货邮吞吐能力将分别达到1.4亿人次、380万吨,枢纽能级再上一个新台阶。
3.深圳宝安机场:三跑道年内投用
深圳机场三跑道工程于2020年3月正式开工,扩建工程完成后,深圳宝安机场可满足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的发展目标。
目前第三跑道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于今年内正式投用。
这条跑道采用 “填海造陆” 模式建设,长度 3600 米,投用后将使宝安机场的起降能力提升 40%,每年可新增旅客吞吐量 2200 万人次。
更值得一提的是,三跑道配套建设了空铁联运枢纽,未来旅客可通过地铁、城际铁路直达航站楼,实现“飞机+高铁”无缝换乘,大湾区“1小时航空圈”将更加便捷。
4.澳门国际机场:填海扩建开工,打造“立体交通枢纽”
澳门国际机场的扩建则聚焦 “向海要空间”。
今年初,澳门国际机场填海扩建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将新增土地约65公顷,用于建设新的跑道、航站楼及配套设施。
扩建后,澳门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从目前的1000万人次提升至1500万人次,货运能力也将大幅提升,不仅能更好地服务澳门本地居民,还将加强与珠海、中山等珠江西岸城市的联动,成为大湾区西岸的重要航空节点。
除此之外,珠海金湾机场正在推进航站楼改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完工后旅客吞吐量将突破2700万人次;
惠州平潭机场改扩建机坪、佛山机场新航站楼已于2024年正式启用,保障能力也在大幅提升,大湾区7座机场形成 “各有侧重、协同发展”的扩建格局。
未来还有广州第二机场。
预计到2030年,大湾区航空客货运需求量将达3.87亿人次、2000万吨。
大湾区机场群正形成“香港国际中转+广州亚太枢纽+深圳新兴市场直航”的多层网络,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及新兴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全球连接能力。
三、为何扩建?大湾区需要一座 “世界级机场群”
短短一年间,大湾区机场为何集体开启 “扩建模式”?
答案藏在大湾区的发展蓝图里。
从国家战略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 “一带一路” 的重要节点,需要一座能够联通全球、辐射全国的 “世界级机场群”,以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大湾区的航空需求仍在快速增长,2024年区域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亿人次,货运量突破600万吨,而现有设施已逐渐接近饱和,扩建成为必然选择。
从区域协同来看,大湾区“9+2”城市各具特色,机场扩建能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比如,广州白云机场、香港机场强化全方位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深圳宝安机场提升国际枢纽与航空货运保障能力,澳门国际机场侧重旅游与区域联动,珠海、惠州等机场则补充支线运输,形成“干线+支线”“客运+货运”的立体网络,让大湾区的航空资源“活”起来。
从民生需求来看,扩建后的机场将带来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无论是广州白云机场的五跑道、深圳宝安机场的空铁联运,还是澳门国际机场的新航站楼,都将大幅缩短旅客的出行时间,提升服务品质。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需要一座能够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比肩的航空枢纽。
从大湾区出发,可直达全球 200 多个城市,不仅能带动旅游业、会展业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让大湾区在全球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如今,大湾区的机场扩建潮仍在继续,每一条新跑道、每一座新航站楼的建成,都在为 “世界级机场群” 的梦想添砖加瓦。
未来,从大湾区任何一座城市出发,都能快速抵达全球主要城市,“说走就走的旅行” 将更加轻松。
大湾区机场群将成为“联通世界的桥头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