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颗有猫眼效应的桃红色瓜棱形碧玺老珠。大家看看,漂亮不?
碧玺,是自然界产出的色彩最丰富的宝石。著名的有红色碧玺、蓝色碧玺、绿色碧玺、黄和橙色碧玺、西瓜碧玺、黑色碧玺,猫眼碧玺等。甚至还有两种或几种颜色的过渡色碧玺。阳光下,纯净的碧玺,有非常明显的双色效应犹如“猫眼”,颜色变化莫测,所以,也被被誉为"落入人间的彩虹"。
500多年前,一支葡萄牙勘探队在巴西发现了这种闪耀着七彩霓光的宝石。由此,碧玺登上了世界珠宝的舞台,从那时起,碧玺就成了各国贵族珍爱的珠宝之一。而中国发现和使用碧玺的历史,则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朝。公元644年,唐太宗征西的时候得到了一种叫“托玛琳”的宝石,唐太宗非常喜欢这种宝石,并将它刻成多枚印章使用。
但碧玺在中国的走红,则要归功于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历史记载,因为慈禧的追捧,19世纪末,碧玺价格一度超过黄金,一颗优质的粉红色碧玺,市价被炒到200两白银,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大约10万人民币。也是由于慈禧万般宠爱,以至于碧玺被广泛应用于一、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与朝珠。慈禧死后,其殉葬品中放入了大量的碧玺。单是其中的一个碧玺枕头,当时就价值75万两白银。
碧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多地也有产出。一般的碧玺,并不难得。不过,由于碧玺多裂纹、杂质,大多数甚至都进不了珠宝级别。所以,杂质与裂纹较少的高纯度碧玺,就非常难得了。碧玺有多种色彩,但尤以粉红、桃红为贵。
这颗碧玺珠子的难得之处,不仅在于其颜色与纯净度,都基本无可挑剔,呈现出了明显的“猫眼效应”。而且在于它有相当的历史。朋友们根据其形状与打孔方式,多认为其属于辽金时代的老珠子。是否能到辽金?文人不敢绝对肯定,但个看,到清代,怎么也应该问题不大。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收藏,在市场上从蒙尘的老物件中淘到一点好玩意,非常不易。同样,玩股票,要真正找到几只值得长期投资的好股,也非常难。找到了,就要珍惜。两情若是长久时,就不在朝朝暮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喜欢的,一起玩。有不同意见,但说无妨,文人绝不讳疾忌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