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又双叒叕上热搜了,这次的主角还是他那辆永远在路上,的法拉第未来。他旗下第二品牌FX搞了个大新闻,说他们要推出一款叫SuperOne的纯电
,还给它扣了个全球首款E-AI MPV”的大帽子。结果车一亮相,国内网友直接就炸锅了,这车怎么越看越眼熟?这不就是长城魏牌高山换了个壳子吗?除了车顶多了一块大得离谱的屏幕,内饰改了改,剩下的简直就是双胞胎兄弟。
大家都在猜,这是不是贾老板又一次像素级致敬,中国品牌?就在舆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长城汽车的掌门人魏建军亲自下场了,他说话那叫一个实在,直接点明了关系:那是中间商去做的,是用散件组装的。”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贾老板没本事自己造车,就直接把长城造好的零件买过去,在美国找个地儿像拼乐高”一样给拼起来,最后贴上FF的标,就敢说是自己研发的未来座驾了。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强强联合,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贴牌代工”,贾跃亭玩的是一场高阶版的空手套白狼”。他为什么非得这么干?因为他自己的造车梦早就被现实击得粉碎,根本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一辆车的量产。 从2014年喊出为梦想窒息”到现在,FF烧了快400亿人民币,结果呢?真正交付到用户手里的FF 91,全球加起来可能还没一个大型小区的停车位多。他自己造车,就像一个想开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大厨,结果发现连锅碗瓢盆都买不起,更别提食材了。现在好了,长城直接把一道做好的招牌菜打包卖给他,他只需要换个盘子,在上面撒点葱花,就敢对外宣称这是自己的独创秘方。这招解决了他最大的痛点——量产。他不用再为建工厂,搞供应链这些烧钱又费劲的事儿发愁了,直接拿现成的,成本最低,速度最快,一下子就从PPT造车”变成了有实车”可看的状态。
说到这个.这事儿对长城来说,可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但对贾跃亭和FF的品牌形象,那简直是毁灭性打击。FF的所谓颠覆性创新,在这一刻彻底成了一个笑话,他亲手撕碎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科技先锋”人设。*他以前总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什么共享生态、极致科技,把大家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结果呢?关键时刻,他所谓的未来科技,竟然完全依赖于中国一家传统车企的成熟技术。这就好比一个天天在朋友圈里炫富,说自己戴的是百达翡丽,结果被人扒出来那表是在华强北花两百块钱买的。这种借壳造车”的模式,就像一个穿着皇帝新衣的人,自以为光鲜亮丽,其实在所有人眼里,他早就一丝不挂了。他的品牌信誉已经碎了一地,谁还会相信一个连身体都是借来的人,能有什么独立的灵魂”和颠覆性的未来?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贾跃亭这次的操作,其实也给所有海外新势力提了个醒。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强大,已经到了一个让这些海外玩家又爱又恨的地步。爱的是,他们可以像逛超市一样,在这里买到所有他们需要的顶级零件和技术,甚至是一整辆成熟的车型。恨的是,一旦依赖上了,就很难再摆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这背后是全世界最完整、最高效的汽车产业链在支撑。长城、比亚迪、吉利这些企业,早就不是只会埋头造车的工厂了,它们更像是汽车界的富士康,不仅能代工,还能输出技术和平台。贾跃亭的SuperOne,就是这种现象最生动的案例。他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挂着外国标,却长着中国心”的汽车出现在全球市场上。
这事儿到最后,其实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各取所需。长城卖零件赚了钱,还让自己的技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秀了一把肌肉,相当于用别人的钱,给自己打了个响亮的广告。贾跃亭呢,他拿到了一辆能开的车,总算能暂时堵住投资人的嘴,继续画他那遥遥无期的造车大饼。但这更像是一个后备保险,而不是一个能让他走向成功的开疆拓土之路。他的故事,从一开始的感动人心,演变成了现在的狼来了,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当11月的交付日期到来时,如果这辆换标高山”真的能顺利交到用户手中,大家或许还会再给他一次机会。但如果又跳票,或者交付的产品体验糟糕透顶,那贾跃亭和FF,恐怕就真的要走到尽头了。你觉得贾老板这回能把车顺利交出去吗?这辆贴着FF标的长城车,在美国市场能卖出个什么价钱?评论区里,咱们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