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九月,或将成为近五年来中国乃至全球彩电市场最具技术颠覆性的爆发周期。三星、海信、TCL三大全球电视销量头部品牌,不约而同地在本月集中发布了基于RGB三原色光背光技术的旗舰新品,标志着这一长期停留于实验室和概念阶段的显示技术正式快速的走向规模化量产。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高端电视赛道新一轮洗牌的契机。
三大品牌齐发力的技术共性:从“白光”走向“真彩”
海信、TCL、三星本月推出的新品,虽具体技术路径与命名有所不同,但核心均围绕RGB三色光源展开突破。
海信继八个月前推出首台RGB-Mini LED电视UX后,近期迅速将该技术下放至主力系列U7S Pro上。新系列搭载自研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H7,实现3×10240分区与108bits控色精度,大幅提升色彩准确性与过渡平滑度。
TCL新一次发布会则一次性推出包括“机皇”Q10M Ultra、Q9M在内的多款RGB-Mini LED产品,覆盖高端与高性价比区间,展现出成熟的产品矩阵布局能力。三星也是“紧跟步伐”,马不停蹄在中国市场发布全球首款采用Micro RGB技术的115英寸巨屏电视,以小于100微米的三色Micro LED芯片实现像素级控光,100%覆盖BT.2020色域,并获得Pantone与VDE双重认证作为卖点。
这一密集新品发布表明,头部品牌均已认定RGB及相关色光同控技术是突破当前Mini LED画质天花板的关键路径。与传统白光方案相比,RGB光源从根本上提升了色纯度、发光效率与HDR表现。
有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三大全球领先品牌同时选择在九月重磅入场和加码同一类技术,无疑将极大推动RGB技术供应链的成熟,加速其从“概念技术”向“普及选项”转变。
技术卡位与市场话语权之争
三星、海信、TCL选择在本月密集发布重磅RGB-LED电视,并非偶然。一方面,IFA展会后与第四季度销售旺季前是发布新品、抢占声量的黄金窗口;另一方面,2026将是世界体育赛事大年,年初有冬奥会,年中有世界杯。而这两项赛事都和彩电产品,以及体育营销高手TCL、海信等品牌有很强的关联性。而现在已逐渐进入2025年年底旺季营销周期,TCL、海信等头部品牌亟需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产品为其品牌赋能,通过技术升维建立新的竞争壁垒。
在传统Mini LED乃至OLED技术品类的竞争逐渐同质化的背景下,RGB技术成为少数仍存在显著体验差异化的突破口。海信强调其AI芯片与分区控制能力,TCL突出综合性价比与产品矩阵,三星则追求极致工艺与Micro RGB的顶尖显示效果——三者虽均选择RGB路径,但策略与定位差异也有一些区别,反映出基于自身技术储备与市场判断的多元探索。
为此,有行业专家认为,这场“RGB-LED狂欢”的背后,实则是头部品牌对未来3-5年高端电视定义权的激烈争夺。
TOP3集体押注“RGB-LED电视”的背后:技术分化加速,中小品牌压力加剧
海信、TCL、三星等行业三强同时推进RGB技术量产,将显著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于消费者而言,将有机会在更优价格下体验到色彩、亮度、对比度全面提升的产品;于行业而言,RGB-Mini LED及相关技术正迅速成为高端市场的“新门槛”,未能跟进布局的品牌很可能在高端化竞争中掉队。
此外,这一轮技术跃迁也将进一步凸显核心技术自研的重要性。无论是海信的画质芯片、TCL的全程自研制造闭环,还是三星的Micro RGB像素集成,均建立在多年研发积累的基础上。缺乏底层技术能力的品牌,将难以在分区数量、色彩管理、驱动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实现真正突破,甚至可能陷入重复价格战的困境。
可以预见,彩电行业的高端竞争已从单纯的参数比拼,进入以自研芯片、先进发光技术、生态整合为核心的系统能力竞争阶段。这个九月,或将成为新一轮技术大周期的起点,一个属于三色光源的真正“真彩时代”正在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