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如果是正常的F-35战机军售合同,这件事原本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看到瑞士被美国强行要求加价采购F-35,才知道我们的先辈有多么的高瞻远瞩,我们这些后辈都得感谢先辈的付出。
根据外媒《防务新闻》报道,2021年瑞士从美国手上以约65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36架空军型F-35A,当时瑞士就“留了一手”,美国不能以任何理由涨价,更不能要求瑞士补差价,当时两国都已经就这件事达成一致了,结果几年一过就变卦了。
之前就说过一次,美国的两款五代机F-22和F-35都是出自洛马这一家公司,当年F-22关闭生产线就备受争议,首先是美国空军原计划采购749架F-22,1991年砍到了648架,1994年又减到了442架,2001年又再次减到了295架,然后美国空军坚持要求装备381架,最后是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拍板,才决定只买187架。
当时就有个说法,F-22预计盈利的架次大概是500架,很明显,美国空军只买了187架是远远低于预期的,这就是洛马在这个项目上直接亏了个底朝天。
要不然确实很难解释为什么洛马会在F-35这个项目上面设置那么多条款,信任这个东西很难维护,可破坏又很容易,60年代美国想研制战机往往都是5家以上的企业参选,再看看现在,基本就是那一两家,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一个说法,美军每升级一代战机就会消失一家企业。
美国把F-35卖给瑞士这件事也是一样,当初明明说好不能涨价,36架F-35共计65亿美元,均算到每架就是1.8亿美元,这已经不便宜了,现在倒好,美国直接把这批F-35的单价涨到2.2亿美元。
外媒关于这件事的报道
这样算下来,这批F-35总价可就接近80亿美元了,这种事想说理都没地方,其实之前在聊到F-35这款战机的时候就提到过一个说法。
纵观整个西方战机系列,很明显有个趋势,就是F-35已经成为了西方空军唯一装备的五代机,在四代机时代,欧洲有阵风、JAS-39鹰狮,以及英德西意联合研制的台风,先不管性能怎么样,好歹还能研制出来,结果到了五代机统统都买F-35,表面来看F-35是多国联合研制的机型,可如果换个角度,“联合研制”这四个字可就是另一种解释了。
美国想涨价就涨价,说不卖就不卖,欧洲各国想要继续保持战斗机的编制以及先进性就只能采购F-35,否则没得选,F-22生产线早就关闭了,总不能找土耳其买Kaan或者找韩国买KF-21吧。
这样做和如果北方邻居想买054A没什么区别,面子上就过不去,更别说Kaan和KF-21的气动外形一看就是典型的“洛马风”,尤其是韩国的KF-21和美国空军的F-22太像了。
而且其实很好奇一件事,瑞士有必要买F-35吗,一次性还买了36架,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瑞士空军战斗机部队是不是继续更新装备的问题,而是但凡知道2016年瑞士日内瓦机场发生过什么事的人就都知道,有没有F-35不重要甚至是有没有战斗机都不重要。
一架被劫持客机要降落在日内瓦机场,瑞士空军的F/A-18和F-5都停在地面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大概几天后,瑞士空军发言人解释称,这是因为瑞士空军只在上班时间采取行动,晚上和周末都是非工作时间,空军基地正常会处于关闭状态。
好家伙,这都得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这还真是践行了8小时工作制度,一直到早上6点02分,空军基地准时开放,瑞士空军随后才采取行动。
现在很明显,整个西方空军已经失去了研制五代机的能力,想要升级战斗机部队就只能采购F-35,而现在美国强行要求瑞士补差价,这件事其实仔细想想也没那么奇怪。
否则很难解释此前根据洛马高层的说法,F-35的最终交付量乐观估计在6000架左右,你不买我不买,上哪里卖得掉6000架?截止到目前,F-35的全球总订单量已经超过了3000架,其中2400-2500架都是美国三军采购的,剩下的900-1000架分别由其他国家采购。
粗略计算,F-35系列在全球共有大概1900家供应商,其中至少有1700家都在美国,更关键的是光是这些供应商就提供了25个工作工业,所以严格来讲,F-35已经不只是一个战机项目,而是关于就业、经济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在现如今这个经济环境下,生产成本和收益都会不断变化,美国之所以强硬要求瑞士补差价,有可能真的是因为成本增加,因为现在很多的F-35订单都是预售,有可能几年后才能交付,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当初美国和瑞士都达成一致了,同意不涨价,结果还是涨价了,信誉问题才是关键。
说的再直白点,F-35虽然是一款战机,但首先他是一款商品,美国不顾信誉问题强硬要求涨价,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开头,以后其他国家在买F-35的时候会不会有顾虑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