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装载首批2.7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等货物的货车,在昆山国际空港完成申报、收运、安检等全流程作业后发车,经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直飞法兰克福等城市。这批货物的整个运输时间比原来缩短7小时,物流成本下降超20%。在这背后,是民航航空前置货站模式的创新实践。这一突破不仅便利了跨境电商货物运输,更成为民航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对接产业需求的典型范例。
民航资源全域下沉 把服务带到企业身边
过去,跨境电商依赖民航货运,总要受“机场在哪儿,货就得到哪儿”的限制——长三角企业往上海、杭州机场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扎堆广州、深圳机场,东南沿海企业奔着厦门、宁波机场跑,长途运输、重复安检、仓位紧张成了常态。如今,各单位联手主动重构服务布局,将机场核心货运功能——民航标准安检、海关协同查验、航班仓位预分配——从枢纽机场延伸到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
以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为例,它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其模式类似前置货站。它将香港机场货站的出口货物集拼、安检、打板和进口货物拆板、理货等核心物流功能跨境延伸至东莞,完成以上操作后便可在东莞港搭乘专用货船,12小时内直达香港国际机场停机坪。东莞市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玲丽表示:“这相当于东莞的企业有了自己的候机楼。全部前置到东莞后,我们在这里的用工用地、仓储处理成本都会大幅下降。”
目前,空港中心已吸引7家香港公仓企业进驻,126家空运货代获东莞交货资质,22家国际航空公司认可其“粤港联运、一站装机、直达全球”的创新模式。另据黄埔海关统计,截至7月9日,空港中心累计进出口货值突破334亿元大关,总货运量达3.1万吨,相当于每天有价值超4000万元的货物通过这条通道运往全球。
在潍坊综合保税区,济南机场—潍坊前置货站正以“功能前置、服务贴身”的模式,重构鲁中地区的航空物流链路。这里没有机场跑道,却能完成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同等标准的空运核心流程——从货物理货、民航预安检到海关查验,潍坊企业工作人员无须驱车百余公里赶赴济南机场,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办结空运出口全环节手续。
济南机场—潍坊前置货站首单货物
就在8月29日,济南机场—潍坊前置货站迎来首单业务。一批电子元器件只需要运至该前置货站,工作人员便会依据济南机场航班计划,同步完成货物信息录入、航空托盘打板与民航标准安检;海关则通过“属地查验+机场放行”协同机制,在货站直接完成查验流程,货物无须二次流转。所有手续办结后,货物由济南机场专用驳运卡车闭环运输,约2小时即可直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货运区,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装机,省去了传统模式下“企业跑机场”的奔波与等待。据企业测算,该模式在大幅缩短物流时间的同时,预计节约运营成本约30%。
服务按需定制 让不同品类货物都能“快飞”
跨境电商货物五花八门,对民航运输的需求也千差万别:3C产品要“高频次、快周转”,生物医药制品要“恒温、准时”,服装家纺要“低成本、高时效”。针对这些需求,民航各单位围绕前置货站推出“定制化服务包”,让不同品类货物都能找到适配的民航方案。
在华东地区,杭州萧山集聚着众多3C制造企业,对货物运输的频次和周转效率要求极高。民航部门联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萧山区设置前置货站,为这些企业定制“高频快运”服务。一方面,前置货站每日预留多个专属航班仓位,确保企业的监控摄像头、存储设备等产品能随产随运,实现“当日生产、当日出港”;另一方面,借助机场强大的中转能力和完善的国际航线网络,货物从萧山前置货站出发,24小时内即可送达全球主要市场,大幅加快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上新速度,满足客户对安防产品快速交付的需求。
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带,苏州工业园区汇集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其国际航空货运需求十分旺盛,尤其对高附加值低温货物存贮、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
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在今年4月启用后,不仅给苏州企业提供了“家门口”专业高效的航空货运服务,还针对上述企业需求配备了冷藏集装箱、冷链专车、被动式保温箱、生物医药查验平台等设施设备,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就在前不久,经民航安检和海关查验,一批覆铜板搭载专用冷藏车从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发往上海浦东机场,标志着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冷链专列正式通航。目前,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已服务三星电子、博世、飞利浦、松下等20余家生产企业,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成本和时间的“双降”。
“苏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出口业务大多需要通过空运,对通关时效敏感。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的系列配套举措提供了很大助力,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海关系统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探索。”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长曹勇新表示。
形成政策合力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航空前置货站能在全国快速铺开,核心是民航各单位牵头打破了跨区域、跨部门的政策壁垒,形成了全域协同的支持体系。
2024年11月,民航局发布《航空前置货站发展指南》,将前置货站分为三类,其中专业型具有“扩展安检、海关监管、组板集拼等专业服务功能”。同时,率先打破“机场货站属地限制”,明确“跨省域合作、跨关区联动”的方向。以上海—苏州前置货站为例,属地企业采用转关模式申报,在本地完成海关查验操作,通过联网监管平台进行安全智能锁的加封、解封,后台由人工智能(AI)辅助判别,大幅提升了前置货站综合服务水平。
同时,南航在广州白云机场综保南区也创新打造了全国首个民航安检与海关查验“双前置”货站。该货站集成民航安检前置、海关通关、货物组板等核心功能,进出口企业不再需要在机场口岸货站长时间等待货物查验和安检,货物可在抵达机场前完成全部安检和通关手续,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物流开辟了高速通道。
今年2月,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企业通过卡车航班等运输模式,推动陆海空铁多式联运发展,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等服务模式。例如,成都双流机场的前置货站与周边铁路站点合作,开通铁路快运专列,实现空铁联运无缝衔接,让货物运输更加高效。武汉则借助网状驳运型航空前置货站,连接光谷货站、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建立了三地“货物直通、互为前置”的新业务模式。在多方政策与行动的协同下,航空前置货站正逐渐构建起高效、便捷的航空物流新生态。(中国民航报 记者李佳为)
短评
用好前置货站的“前”字诀
“想在前、做在前、服务在前”,航空前置货站紧抓关键的“前”字,用前瞻性创新破解跨境电商发展难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主动作为”的动能。
“想在前”,是提前洞察跨境电商企业“流程烦琐、环节众多”的经营痛点。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能够发货,更渴望“少跑腿、快通关”的高效物流服务。于是,航空前置货站的构想应运而生,前置货站的专车直接上门提货,将原本长时间的通关流程进行压缩,真正做到了把便利送到企业“手中”。
“做在前”,是不等不靠、立即行动。想法固然重要,但只有落地实施才能产生价值。如果等待企业反复呼吁才有所动作,那么可能会造成部分订单的损失。以苏沪为例,在推动前置货站建设时,首先,制定“两地互认、一次查验”的规则,避免货物在苏州完成查验后,到上海还需要二次查验;其次,开通物流专线,货物从苏州货站出发,能直接对接上海机场装机;最后,在系统层面打通沪宁关区间的数据通道,实现在苏州工业园区完成海关查验以及相关作业节点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
“服务在前”,营商环境的优劣,体现在那些“无须企业开口”的细节服务中。前置货站的服务,就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查验、安检环节无须企业人员前往上海,工作人员直接在苏州货站进行对接;“一站式”办理模式让企业无须额外分配人力;企业在备货、预订航班时更加心中有数,成本也得以稳定。正因如此,不少原本位于上海、杭州的跨境电商企业特意将仓储业务迁至苏州;周边从事包装、物流业务的小企业也纷纷向苏州集聚,形成了“企业受益、产业聚集、环境优化”的良性循环。
从“想在前”洞察需求,到“做在前”破解难题,再到“服务在前”传递关怀,前置货站的“前”字诀不是空洞的政策口号,而是让跨境电商企业切实感受到“被重视”的实际行动。未来,如果更多领域能够秉持这种“向前一步”的理念,必定能让跨境贸易发展得更加顺畅,让营商环境变得更加有温度、更具吸引力。(张金)
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