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当年把三架伊尔-78加油机当成废铁甩卖给中国,结果现在中国靠着这玩意儿搞出了自己的大国重器运油-20,乌克兰那边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一堆军事遗产,其中包括23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这些家伙是基于伊尔-76运输机改装的,最大起飞重量210吨,能携带65吨燃油,通过三个软管加油吊舱同时给三架战机加油,输油速度每分钟1.3吨。本来是苏联空军的好东西,但乌克兰经济那时候就挺捉襟见肘的,维持这些大家伙的成本太高了。
到了2011年,这些飞机在基辅郊外停放了20多年,锈蚀超过40%,航电故障率高达65%,基本快成废铁了。乌克兰空军用不着这么多大型加油机,因为他们的国土面积不大,米格-29和苏-27靠自身油箱就能应付防空任务,根本没远程作战需求。所以,乌克兰就开始找买家,想把这些闲置货变现换外汇。
中国空军那时候正缺大型加油机。咱们的轰油-6是基于轰-6改的,载油量只有37吨,效率低,航程短,满足不了现代化作战需要。苏-30、歼-11这些重型战机要执行远海任务,就得靠空中加油来延长航程。俄罗斯那边本来有笔大单,2005年谈的15亿美元买34架伊尔-76和4架伊尔-78,但后来俄方以成本涨价为由拖延,最后闹掰了。中国就转头找乌克兰。
2011年12月9日,中国天利航空科技实业公司和中国国防科工委跟乌克兰特种设备进出口公司签了合同,总价4478.71万美元,买三架二手伊尔-78,包括维修和改装。乌克兰媒体当时还说这价压低了,本来至少得5250万美元才不亏,但乌克兰急需钱,就这么成交了。平均每架不到1600万美元,比印度2004年从乌兹别克斯坦买六架花的1.5亿美元便宜多了,印度那时候每架平均2500万美元。
交付过程也挺曲折的。本来合同说2013年底交第一架,其余2014年。但乌克兰那边拖延了,第一架直到2014年9月才到中国,第二架2015年6月26日,编号20642,第三架2016年4月16日从尼古拉耶夫库利巴基诺机场起飞。这些飞机全部装备到中国空军航空兵第13师第38团。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飞机修理厂负责翻新,他们从“航空通信连”科研生产公司以360万美元买下这些飞机,然后修好卖给中国。合同细节里还有点猫腻,乌克兰国防部和国防服务公司签了委托协议,掩盖了一些外部市场交易事实,但总之交易成了。
中国拿到这些飞机后,没单纯当加油机用,而是当成技术教材来拆解研究。工程师们把软管加油系统、数字化管理系统、耐高温密封材料等56项关键技术吃透了。这直接提升了轰油-6的供油效率,涨了三倍,让歼-10也能空中加油。更大收获是推动国产大型加油机发展。中国本来就在搞运-20运输机项目,2013年1月首飞,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航程7800公里。以运-20为基础改的运油-20,载油量110吨,航程8000公里,能同时给三架歼-20加油。2021年珠海航展上运油-20亮相,2022年开始服役,到现在机群规模已经超过20架。这玩意儿让中国空军远程作战能力大跃升,苏-30航程从3000公里拉到5000公里,南海到关岛都成训练场了。
从战略角度看,这笔交易对中国空军是及时雨。以前靠轰油-6,战机作战半径有限,远海任务吃力。现在有了运油-20,歼-20、歼-16这些隐身战机能覆盖西太平洋,改变了区域力量平衡。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就说,中国用4700万美元撬动了西太平洋制空权。俄罗斯媒体当初还酸溜溜地说中国人买破烂干嘛,现在看谁傻了。中国策略一直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伊尔-78就是跳板,解决了眼前急需,还为自主研发攒经验。相比之下,印度买了六架伊尔-78,花大价钱,但没搞出自己的大型加油机,还在用老款。
乌克兰那边呢?卖了这些飞机,赚了眼前的钱,但长远看亏了。苏联遗产卖了不少,包括野牛气垫船、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给中国,但乌克兰空军现在空中加油能力弱。2022年2月冲突爆发后,他们的战机成了短腿,远程任务执行不了。维克多·亚努科维奇,当年推动这笔交易的总统,2010年上台,亲俄派,2014年2月欧迈丹事件被推翻,逃到俄罗斯,现在莫斯科郊外住着。乌克兰经济压力大,卖军备换钱是常态,但现在看,战略资产流失了。印度巴基斯坦也从乌克兰买过二手伊尔-78,但中国是唯一把技术转化成国产重器的。
伊尔-78长46.59米,高14.76米,翼展50.5米,四台D-30KP发动机。乌克兰卖的那些是二手,封存多年,来自梅利托波尔机场,2001年停飞。乌克兰空军当初有30架左右,但只用几架,其余闲置。中国买后,2014年南海演习就用上了,歼-11B挂弹飞南沙,滞空时间翻倍。军事专家傅前哨说,给苏-30加一次油,航程就多2000公里。这不光是技术,还影响整个空军转型,从国土防御到远海力量。
2023年8月,中国把这三架伊尔-78拆了加油设备,改回运输机用了。因为运油-20批量服役了,不需要这些老家伙当主力了。这说明中国空军已经独立了,不再靠进口二手货。乌克兰当初卖是为了经济,赚了4000多万,但现在空军缺加油机,冲突中吃亏。相比,中国花钱买时间和技术,实现了跃升。这事儿启示大,在国际博弈中,眼光长远比眼前小利重要。
乌克兰的伊尔-78来源是苏联第204加油机团,驻乌克兰,所以解体后归他们。乌克兰没钱修,锈成那样卖掉。中国工程师研究后,轰油-6效率暴涨,歼-10苏-30受益。运-20项目2007年立项,2016年服役,加油版跟进快。2025年9月,歼-16和运油-20联训,展示实力。
这笔交易双赢,但中国赢更大。乌克兰赚现金,中国赚技术跳板。现在中国空军远程能力强,乌克兰后悔也晚了。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捡漏捡出大国重器,战略眼光决定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