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家人们!在中国买房的重磅利好消息来了!!!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在9月15日发布了新通知,简单直接地来说便是:“新加坡的小伙伴们,现在买中国房子更方便了!
在这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中明确表示:
“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可以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
我们来对比一下之前和现在境外个人在中国买房的流程,这样更直观,也能看出优势在哪里。
之前新加坡的小伙伴想要回国买房:
首先得先准备一堆材料,包括护照、工作证明或纳税记录(证明你符合当地购房资格);然后,去房地产部门办购房备案证明。
这个证明非常关键,需要等它下来才能去银行把外币(如新加坡元)换成人民币支付房款。
备案过程可能拖上几周甚至一个月,尤其是高峰期或材料不齐时。
万一备案卡壳,房款付不出去,合同可能黄了!而如果房价波动大,你还可能错过好机会。
加上外汇审核严格,银行抽查比例高,整体感觉就是“一步一卡”,时间成本高,不确定性大。
现在新加坡的小伙伴想要回国买房:
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可以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
而那些购房备案的证明文件呢!事后再补交就可以了!
这就好比买东西时,先刷卡付钱,后补发票——从以前的“先备案后结汇”变成“先结汇后补备案”!
整个流程大大缩短了,可能从一个月压缩到几天或一周。
这波《通知》所表露出来的优势还有更多:
全国推广,机会覆盖更广
以前这类便利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试点,现在扩展到全国。
对于我们新加坡的小伙伴来说,不光是广州、深圳这些南方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二线城市都适用了!
如果你想在老家买房,或投资新兴热点区,选择更多,行动更自由。
银行审核更灵活,体验更好:
新政允许银行根据客户合规情况和风险等级,自行决定事后抽查的比例和频率。
如果你信用好、材料齐,银行可能几乎不抽查,审核更快。
以前是统一严格,现在更人性化,减少了不必要的冗赘环节!
间接支持市场稳定,投资更有底:
新政还缩减了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了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的限制。
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可以用外汇利润再投资房地产,整体外资流入增加,能帮中国楼市“托底”。
对个人买家来说,市场更活跃,房价可能更快稳住或回暖——尤其是现在8月房价还在跌,但有更多外资支持,长期持有回报可能更高。
结合其他便利,资金流动更顺:
比如,允许外商FDI(外国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
如果你在新加坡有企业背景,或通过公司渠道投资,这能让资金链更顺畅。
整体看,这不只是买房便利,还拉动了跨境投资,对我们跨国生活的华人家庭来说,资产配置更灵活。
在新加坡这几类人将明显受益:
新政带来的便利对某些新加坡华人群体尤其有吸引力。
第一类是有父母或亲戚仍在中国生活的。
比如,你想给老家的爸妈买套房养老,住得舒服又保值,新政让你能更快完成交易,少跑冤枉路。
第二类是计划让孩子回中国上学的家庭。
国内一些国际学校周边房价相对低,现在买房不仅能给孩子提供稳定住所,还可能赶上市场低点,未来升值空间大。
第三类是看中中国房产投资机会的“精明买家”。
8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房价环比下跌0.3%,部分城市二手房跌幅超10%。新政让资金流动更快,帮你抓住抄底机会,尤其适合投资二三线城市公寓,租金回报率可能达到4-5%。
第四类是在中国有生意往来的新加坡商人。
新政支持企业外汇资金再投资房产,如果你有公司想在中国扩展,买个商用或住宅物业,都能更灵活操作。
但别光看机会,椰子还是要提醒大家,这新政不是“零门槛”买房哦!
它只优化了银行结汇的程序,并没改变中国对境外个人购房的资格要求。
比如,你还是得符合当地限购政策: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境外人士通常需要提供一年以上的工作证明或纳税记录,才能买房。
而且,每个城市政策不一样,建议先查查目标城市的房地产局官网,或者找当地中介咨询。
中国楼市当前仍然在“震荡寻底”的过程,此次政策的放开也是为了让更多资金进入加速企稳的过程。
最后老生常谈地说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