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雨
2025 年 8 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出来,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全国楼市还在跌。
一线城市二手房环比降 1%,和上月一样没好转;二线降 0.6%,比上月还多跌了 0.1 个百分点;三线降 0.5%,也没止住。
同比更不乐观,一线跌 3.5%,二线跌 5.2%,三线直接跌了 6%,房子是老百姓手里最大的资产,能不能稳住这份家底,现在成了大家最关心的经济事。
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曾飙到 1473 套,是 9 年来最高,上回这么火还是 2016 年房价猛涨的时候。
但回顾这 20 多年,全国房价无差别暴涨就两次,2007 年和 2016 年,现在间隔 9 年,还能再来一次吗?
先说说各地的救市政策,花样真不少,深圳又抢了先,公积金新政直接把二套首付降到 20%,家庭最多能贷 231 万,连外地缴的公积金都能在这用,明摆着是抢人买房。
苏州盯着多孩家庭,二孩能多贷 30%,三孩多贷 35%;天津、大连这些 20 多个城市,也都改了公积金政策,核心就一个意思:让你能多借钱买房。
可政策好不好使,得看数据说话,房价没起来不说,央行的数据更让人没底。
看三个指标就懂了:居民贷款里,短期贷款少了 3725 亿,中长期贷款多了 1.08 万亿,说明大家不愿随便花钱,但买房的贷款需求还有点。
企业贷款虽多,但主要是给地方政府回血;最关键的是存款,8 月人民币存款多了 2.06 万亿,大家还是愿意把钱存银行,不敢投楼市也不敢消费。
为啥大家这么谨慎?关键是 “财富效应” 没了,以前房价涨,大家觉得手里有钱,愿意花钱消费;现在房价跌,手里的资产缩水,谁还敢随便花钱?
今年两会报告第一次把 “稳楼市股市” 写进去,就是想扭转这个局面 —— 现在官方不把房子当 “炒作品” 了,而是看成老百姓最重要的资产,只有先稳住房价,大家才敢花钱、敢贷款,经济才能好起来。
但现在市场就是 “拉锯战”:官方想让买卖双方都踏实,成交量慢慢涨;可老百姓记着两件事:长期觉得房子会涨、股票不涨,短期又看着两者都在跌,所以干脆不贷款、不杠杆,甚至提前还房贷。
现在房贷规模比巅峰期少了三分之二,消费、豪车、茅台的销量都上不去,就是因为大家不敢花钱。
对普通人来说,未来买房就记住三个原则:只买 “大” 的、只买 “新” 的、只买 “稀缺” 的。
“大” 是指大城市、有产业、人多的地方,像东京那样,有工作的地方才有住房需求,日本偏远地区房子一块钱都没人要,还得交物业费。
“新” 是别买老房子,现在老房子又多又便宜,还跟不上新需求,浙江都开始要求新房有地暖、新风,老房子根本没法比。
“稀缺” 是别买过剩的房子,以后公租房会越来越多,普通二手房根本没法跟它竞争,宁愿多攒点钱等好机会,也别贪便宜买错了。
现在存款利率低,理财也不赚钱,不如优化资产,选能收租、未来有人口和产业支撑的房子。
要知道,以前新房一年卖 15.7 亿平,未来 10 年最多卖 10 亿平,需求只会越来越少,但大家都想要更好的房子,所以选对房子才重要。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普通人家要是不着急,租房也挺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想投资的别再炒房了,最多把房子当 “稳健理财”,想换房的趁现在成交量还行,赶紧出手;有钱的就盯着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这些才保值。
过去 20 年房价猛涨的时代早没了,现在中介没信心、房企还在挣扎、预售制度的问题也没解决,楼市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对普通人来说,别被市场情绪带偏,选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