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跌去80%!曾经的互联网巨头美团,股价上演膝斩惨剧,市值蒸发规模惊人。从外卖赛道的绝对霸主,到被抖音、京东等对手围剿,美团的光环似乎正在快速褪去。
是外卖市场真的触顶饱和?还是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彻底失灵?亦或是被外界诟病的创新停滞,终于拖垮了这艘巨轮?
表面是股价的断崖式下跌,背后藏着的,恐怕是更深层的发展危机。这危机到底是什么?又为何到了藏不住的地步?答案藏在它的业务版图与行业变局里。
美团股价四年跌去八成,被解读为创新停滞致危机,这一观点看似切中要害,但换个角度审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或许有人会说,外卖和团购市场本就趋于饱和,多方围剿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不能全怪美团创新不足。
确实,即时零售赛道的高增长性必然吸引竞争者入局,京东的供应链优势、抖音的流量红利都是天然竞争力,饿了么的下沉策略也契合市场需求,这似乎是行业格局演变的自然结果。
但细想便知,行业饱和从不意味着企业只能被动防守。阿里在电商红海期仍靠云计算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腾讯在社交领域稳固后持续深耕游戏与金融科技。
美团在运力调度上仅做微调,未推出如智能调度系统升级、商家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等突破性举措,面对围剿缺乏系统性应对,本质仍是创新乏力导致的竞争力下滑。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厂的创新布局多需巨额投入,美团或许是出于财务稳健考虑才暂缓新赛道探索?这种说法有一定现实考量,毕竟创新研发成本高、风险大,美团若盲目跟风可能陷入资金困境。
但回顾数据,美团曾手握充足现金流,却未像京东、小米那样在前沿领域持续投入。阿里为算力芯片研发不计成本,京东科技押注AI冲击科创板,这些投入虽短期难见回报,却构筑了长期竞争力。
美团将资源过多锁定在传统业务的存量博弈中,既未在即时零售的服务深化上创新,也未在AI、物联网等关联领域布局,财务稳健反而成了保守的借口,最终导致传统业务失守时无新增长点支撑。
还有人可能认为,新浪、搜狐的衰落与美团当前处境不可类比,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行业逻辑不同。确实,时代背景差异使企业发展路径存在区别,美团所处的即时零售赛道仍有增量空间。
但行业逻辑的核心从未改变。创新是企业存续的核心动力。新浪、搜狐的教训在于错失了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创新机遇,而美团如今面临的是人工智能引领的新科技革命。若不能在智能推荐、无人配送、供应链数字化等与核心业务强相关的创新领域突破,即便赛道仍有空间,也会因效率不足、体验滞后被对手超越,重蹈被遗忘的覆辙。
归根结底,这些质疑虽看到了行业环境、财务考量等外部因素,却未触及本质。在技术迭代加速的互联网行业,创新停滞必然导致竞争力衰减。美团股价膝斩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创新乏力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症结。
行业竞争加剧更需创新破局,财务稳健不应成为保守的托词,时代变化更凸显创新的迫切性。唯有重拾创新精神,美团才能真正走出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