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嵩岳云起。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作为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来自全国3400余名高手将以技能相约赛场、一展绝技,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澎湃乐章将在这里嘹亮奏响。
从无人机系统到智慧安防技术,从数字交互媒体设计到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本届大赛设置世赛选拔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充分体现大赛在引领技能人才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聚焦国家战略,提升技能强国建设新高度
“0.1毫米的偏差,就会让整个试件报废”,宁波技师学院20岁的张凌,已娴熟掌握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多项焊接工艺。如今,他正全力以赴备战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选拔—焊接”项目,在焊花飞溅中追逐更高梦想。“当焊枪点燃的瞬间,这就是我最耀眼的舞台。”
事实上,像张凌这样为了国赛拼搏的年轻人并非个例。无数技能青年在大赛舞台上用汗水和匠心书写青春答卷,他们的身影折射出新时代对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持续打出“组合拳”,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坚实支撑。全国技能大赛正是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国技能大赛逐渐成长为技能人才的“全运会”。它是中国技能人才竞技的最高舞台,也是培养选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还是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选拔赛场。
“大赛对各竞赛项目获得前3名的选手相应颁发金、银、铜牌。对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本赛项参赛人数前1/2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其他参赛选手颁发参赛证书。对获得国赛精选项目金牌的职工选手,按规定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对优胜奖及以上的选手,按规定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或专业技术等级;同时设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代表团最佳选手奖和西部技能之星等奖项。在世赛选拔项目中,单人项目前10名、团队项目前5名选手入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大赛组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表示。同时,鼓励各地、有关行业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奖励政策,对获奖选手及其专家团队和培养单位等给予奖励。
这一场在中原大地奏响的技能盛会,不仅是规模空前的竞技舞台,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既是对前两届经验的总结提升,更是一次高站位的再出发。
未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断夯实技能人才发展基础,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服务产业发展,锻造赛项体系创新新格局
“得在软件上写节点、搭框架,才能让作品‘动’起来。这部分以前接触不多,需要大量时间反复练习。”江西代表团的戴凤梧正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做全力冲刺。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正是本届大赛的新增赛项。
据悉,本届大赛设置的106个赛项中,66个为世赛选拔项目,是按照世界技能组织第48届世赛赛项标准设置,40个为国赛精选项目,涵盖一二三产业30多个行业门类,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技术赛项占比超过50%。
大赛设置了盾构技术、智能汽车软件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农机智能化技术等赛项,体现了大赛紧跟技术前沿发展的导向以及我国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新业态、新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赛项首次被纳入国赛范畴,乡村产业发展和现代职业技能的建设紧密相连,释放出以技能服务“三农”、以人才赋能乡村的鲜明信号。
作为大赛承办地,郑州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区位枢纽优势,全力做好各项赛务组织和保障工作,为“首次在中西部办赛”提供有力支撑。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筹指导下,河南省紧紧围绕赛项运行、设施设备、技术实施、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完善方案,加强部省协同、横向联动、上下衔接,确保大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同时,本届大赛继续采取“赛展演会”集成模式,除了竞赛之外,还将举办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的技能强国论坛、技能展示交流、绝技绝活展演等活动,努力使大赛出新、出彩、出圈。
以赛促学促用,构建人才培养协同新生态
叮咚作响的键盘声、机器轰鸣的律动声、选手专注的目光,汇聚成一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这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评”不只是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赛项被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育路径、产业通道和人才生态。
“02:30:59”“02:30:58”……电脑屏幕上倒计时数字跳动。广西二轻技师学院电工训练室内,“00后”青年教师何迁达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速度较量。他从2018年因能力突出、成绩优异成为项目种子选手,到通过持续学习实践、以赛代练稳步提升。他说,“把一件小事做好,日积月累就是做成一件大事。”
何迁达的经历,是无数参赛选手成长轨迹的缩影。大赛将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有机衔接,推动形成了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人才与发展同向而行的新格局。新兴产业的赛项设置,为选手们打开了通向未来产业的窗口;地方院校和重点企业借助赛事实现对接,把赛场经验转化为课堂教材、培训方案和生产改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推动人口工作由调节数量为主向提升素质、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流动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赛所展现的不仅是青年选手的技能精湛,更是国家在人才战略上的前瞻布局。通过竞赛把人才培养的链条拉长,把创新的动力汇聚,把产业的需求对接,使人口工作真正实现由“调节数量”为主,向“提升素质、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流动”转变。
黄河岸畔,匠心汇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以昂扬之姿展示奋进活力,奏响新时代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最强音。
技能照亮前程。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的技能人才队伍将积蓄起更强的前行动能,以新时代工匠的风采和最美的奋斗者模样,汇聚起新时代更为磅礴的中国力量。
转发收藏!到郑州打卡全国顶级技能赛事,免费畅行全攻略来了
9月19日—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在河南郑州盛大举行!这场汇聚全国顶尖技能人才的赛事,不仅是“高手过招”的舞台,更是观众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绝佳机会。
为了让大家出行无忧,组委会贴心推出免费交通出行指南——不论是地铁、公交,还是自驾,都能轻松抵达赛场。快来收藏这份观赛出行指南吧!
一、地铁便捷直达
赛事期间(9月20日—22日),只要在地铁运营时间内,乘客持电子票(商易行、微信、支付宝均可),从全线网任一车站(包含郑许线郑州段和许昌段)进站,到港区会展站出站,或从港区会展站进站,至全线网任一车站(包含郑许线郑州段和许昌段)出站,都能免费乘坐地铁!
小贴士:观摩人员至港区会展站B口出站,步行约300米即可到达场馆。
二、免费公交专线
赛事期间,在郑州市区东、西、南、北、中等五个区域职业(技工)院校、市民群众等群体分布较集中的地点,设置5条免费公交专线,与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点对点对发。
1. 东边线路
(郑州东站→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郑州东站(东广场公交枢纽)
终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2. 南边线路
(南三环紫荆山路→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南三环紫荆山南路交叉口(公交场站)
终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3. 西边线路
(中原路西三环→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中原路西三环交叉口(西三环公交站)
终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4. 北边线路
(惠济万达→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惠济万达(北广场停车场)
终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5. 市中心线路(紫荆山公园→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紫荆山公园(南门公交枢纽)
终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发车时间表如下:
去程:首班车8:00,随后8:30、9:00、13:00、14:00依次发车;
返程:首班车14:00,随后16:00、18:00依次发车。返程车辆频次根据返程人员多少进行微调。
市民、选手可以根据比赛时间灵活选择,不怕错过精彩瞬间!
三、场馆摆渡
赛事期间为方便观摩人员及时进入各场馆,在场馆周边及停车场,设置摆渡公交,绕会展中心环线运行,可免费乘坐。
四、自驾出行
赛事期间导航至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T1、T2停车场(停车免费)。大巴车导航至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根据现场交管人员引导至T3停车场(停车免费)。
观赛需提前预约(预约方法详见),14岁以上孩子严格要求实名注册,对于没有手机号的儿童要有家长陪同。
免费乘坐仅限赛事期间(9月20日—22日),请观众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
转发收藏这份“全能交通攻略”,
这个9月,
让我们相约郑州,
一起见证全国技能高手的风采!
来源 | 央视网、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主编 | 彭丹
编辑 | 李京京
象象留言有奖活动来啦!
(每周好礼:大象文创袋、象象定制笔记本,二选一)
获奖名额:
最有态度奖:当周留言总数前5名
金句达人奖:当周精选留言条数前5名
结果公布:每周一获奖名单将在公众号菜单栏“热门”——“”中公布,中奖者需在48小时内私信联系客服领取,逾期视为放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