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在俄白“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期间,成功向位于巴伦支海的目标发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目标被直接命中并摧毁。
这枚号称“航母杀手”的导弹以超过7马赫的速度狂飙,相当于每秒飞行2.7公里。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只需要喝杯茶的功夫,留给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只有短短十几秒。
“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于9月12日正式启动,预计持续至9月16日。虽然俄官方称参演兵力为1.3万人,但北约年度风险评估报告显示,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在西部边境地区集结兵力已超过3万人。
演习区域广泛分布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训练场以及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水域。受邀观摩演习的包括美国在内约20个国家的军事外交使团代表以及独联体、集安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
“锆石”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海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可从护卫舰、巡洋舰和潜艇上发射,最大射程达1000公里,战斗部重量可达400千克。
这种导弹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巡航速度稳稳超过7马赫,极限冲刺甚至达到9马赫。它不仅速度快,还能在大气层边上拐着弯儿跑,就像打水漂似的,使雷达难以追踪。
“锆石”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强大的突防能力。它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时表面温度极高,会使周围空气电离化形成等离子云,能吸收雷达波,让导弹在雷达屏幕上几乎隐身。
2024年2月在乌克兰战场,俄军发射“锆石”打击基辅,乌军防空系统全程没发现,直到清理残骸时看到编号3M22才明白怎么回事。这种隐身+高速的组合,逼得对手只能在末段勉强拦截。
“锆石”导弹的战斗部重量约为300-400公斤,虽然不算特别重,但高超音速撞击产生的动能相当于2吨TNT爆炸。
就算没直接命中,近失弹形成的巨大破片和冲击波也足以让舰体严重受损。更可怕的是,“锆石”还能换装核弹头,一旦带上战术核武器,一艘航母挨上一发就可能彻底报废。
面对俄白联合军演,北约东翼国家反应强烈。波兰与立陶宛等北约成员国已连续多日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波兰全面启动了“钢铁卫士-25”大规模演习,参演兵力达34,000人,动用600件重型装备。
立陶宛国防部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接壤的全部空域,禁令预计持续至10月1日。北欧十国联合“塔拉西斯-25”演习同步启动,形成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多线“合围”态势。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公开表示,在“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框架下,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还将研究核武器和“榛树”导弹等武器的使用计划。这是白俄罗斯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位北约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俄方演习内容持续“实战化”,包括模拟电子战、网络攻击、关键基础设施破坏等灰色地带科目。北约东翼国家普遍担忧,俄军或借演习之机测试北约反应极限。
“锆石”的出现,本质上是把苏联时代的“饱和攻击”战术升级成了“高超音速饱和攻击”。以前需要几十架飞机、十几艘舰艇一起齐射才能突破防御,现在几艘隐身护卫舰或核潜艇悄摸摸打一轮齐射,就能让整支舰队手忙脚乱。
美军智库CSIS也承认,面对“锆石”,航母战斗群最好后退500公里,否则风险极大。这种导弹的出现,可能将彻底改变海上作战的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