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下午三点后为何停止火化尸体?工作人员:答案藏在科学依据里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林晨阳,刚到火葬场工作没几天,就碰上了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怪事。

齐老太拉着我的袖子,眼泪汪汪地哀求:"小伙子,求求你了,让我老头子下午四点走吧!"

我看了看排班表,下午明明有空档,设备也正常运转,可陈阿姨却坚决摇头:"不行,三点以后绝对不能火化。"

这算什么破规矩?机器又没坏,电也没停,凭什么不能多干一小时活?

直到那天下午,我偷偷留在火葬场,准备给齐老太完成心愿时,眼前出现的一幕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01

我这人从小就不信邪,读环境工程的时候,导师总说要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失业三个月后,好不容易找到火葬场这份工作,虽然心里有些抵触,但工资不低,我也就硬着头皮干了。

第一天报到,人事陈阿姨领着我熟悉环境。她五十来岁,说话温声细语,看起来特别和善。

"小林,咱们这工作虽然特殊,但也是为人民服务。"陈阿姨一边走一边介绍,"你要记住,咱们有个铁规矩,下午三点以后绝对不能火化。"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脱口而出:"为什么啊?设备坏了?"

陈阿姨停下脚步,看了我一眼,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这是老规矩,你记住就行,别问为什么。"

她的语气让我心里一愣,但我也没多想。毕竟刚来,先适应环境再说。

接下来陈阿姨把我带到操作区,介绍我认识了两个同事。

老魏是我的师傅,四十八岁,皮肤黝黑,说话大大咧咧。他正蹲在火化炉旁检查设备,看到我过来,咧嘴一笑:"来了个年轻的,不错不错。"

还有个叫陈思远的,大家都叫他小胖。这家伙二十九岁,确实胖,肚子圆滚滚的,负责设备维护。他正趴在地上修电线,头也不抬地说:"新来的?欢迎欢迎。"

老魏拍拍我的肩膀:"小林,这活儿看着吓人,其实就是个技术活。你跟着我好好学,保证让你成为行家。"

我点点头,心想着能有多难。

头两天还算顺利,老魏教我操作流程,小胖教我设备维护,陈阿姨教我和家属沟通的技巧。大家人都不错,工作氛围也还行。

但我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每天下午两点五十分左右,老魏就开始频繁看表。平时他大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可一到这个时间点,整个人就紧张起来。

三点一到,他会迅速关闭所有设备的主开关,动作快得像是在逃命。

"师傅,这么急干嘛?"我有次忍不住问。

老魏擦着额头的汗,语气有些急促:"规矩就是规矩,小林,你别多问。"

小胖也是,平时总抱怨工作累,能偷懒就偷懒。可每天下午三点前,他必须把所有设备检查一遍,哪怕前一天刚检查过。

我问他为什么,他支支吾吾地说:"反正就是要检查,你管那么多干嘛?"

最奇怪的是陈阿姨。她平时对家属特别温和,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可一涉及到下午火化的事,她就会一反常态地坚决拒绝,眼神里还有种我读不懂的恐惧。

这种反差让我越来越好奇。

第三天,我遇到了齐老太。

那天上午,齐老太穿着一身黑色的旧衣服,头发花白,眼睛哭得红肿。她拉着一个中年男人,应该是她儿子,来办理火化手续。

陈阿姨正在和她们说话:"齐阿姨,您看明天上午十点怎么样?仪式庄重,时间也合适。"

齐老太摇头,声音哽咽:"不行,我老头子生前每天下午四点都要品茶,那是他最爱的时间。我想让他在那个时候走,这是我最后能为他做的事了。"

她儿子也在旁边劝:"妈,就按阿姨说的办吧,上午也挺好的。"

"不行!"齐老太突然激动起来,"你们不懂,四点是他的茶时间,他等了我一辈子,我不能让他最后还等着。"

陈阿姨的脸色变得严肃:"齐阿姨,真的不行,我们有规定,下午三点以后不能火化。"

"什么破规定!"齐老太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机器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不能火化?"

陈阿姨看了看我和老魏,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紧张:"这是...这是安全规定。"

"什么安全规定?你们说清楚啊!"齐老太几乎要哭出来了。

老魏走过来,语气温和但坚决:"大姐,真的不行,您就听我们的,上午安排怎么样?"

齐老太最终被她儿子劝走了,但我能看出她很不甘心。

我跟着陈阿姨回到办公室,忍不住问:"陈姐,到底为什么不能下午火化?齐老太的要求其实挺合理的。"

陈阿姨停下手里的工作,看着我,眼神复杂:"小林,你刚来不懂。有些规矩是不能破的,这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安全。"

"安全?什么安全?"我追问。

陈阿姨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你别问了,照做就行。"

这种回避让我更加好奇。安全?一个火化时间能有什么安全问题?

02

接下来几天,我开始暗中观察同事们的行为。

我发现老魏每天下午三点都会在主控制室待十分钟,透过窗户紧紧盯着外面,像在观察什么。他的表情很专注,手还会不自觉地握成拳头。

有一次我偷偷跟在他后面,想看看他到底在看什么。

"师傅,你在观察什么呢?"我走到他身边。



老魏被我吓了一跳,转过身来脸色有些不自然:"没...没看什么,就是例行检查。"

我朝窗外看去,除了远山和天空,什么特别的都没有:"有什么好检查的?"

老魏擦了擦额头的汗:"小林,你还年轻,有些事情...算了,你以后就明白了。"

说完他匆匆离开了控制室。

小胖的行为也很奇怪。每天下午三点一刻,他都会准时骑着那辆破摩托车回家,路线固定,从不绕道。

我有一次跟着他,发现他会在距离火葬场五百米的地方停下,回头望一眼,然后快速离开。那个位置正好能看到火葬场的全貌。

"小胖,你为什么总要回头看?"第二天我问他。

小胖正在修一台设备,听到我的问题,手里的扳手差点掉了:"你...你跟踪我?"

"不是跟踪,就是好奇。"我解释。

小胖的脸涨得通红:"我...我就是习惯了,看看有没有忘带东西。"

这个解释明显站不住脚,但小胖说完就埋头干活,不愿意再多说。

我又去问隔壁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想了解一下情况。

"你们火葬场的人确实有点特别。"一个殡仪师这样对我说,"每天下午三点以后,那边就变得特别安静,好像都提前下班了一样。"

"特别在哪里?"我追问。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感觉他们好像在躲避什么工作。"那人摇摇头,"不过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这些零碎的信息让我更加困惑,同事们明显在隐瞒什么,而且是一件让他们都很在意的事情。

我决定查查火葬场的历史档案,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趁着陈阿姨不在,我偷偷翻看了她办公室的文件柜。大部分都是日常工作记录,没什么特别的。

但在最底层的一个文件夹里,我找到了一些老旧的资料。这些资料显示,"下午三点后停止火化"这个规定已经存在二十多年了。

更奇怪的是,我在一份二十年前的事故报告中看到了一个被黑笔涂掉的段落。报告的标题是"设备重大事故处理报告",但关键内容全被黑笔涂掉了。

唯一能看清的只有最后一行字:"为确保安全,特制定下午三点后停止作业的规定。"

这份报告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二十年前这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而且这件事严重到足以让他们制定这样的规定。

我把文件放回原处,心里的疑问更大了。到底发生过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对此讳莫如深?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齐老太哭泣的样子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一个老人最后的愿望,难道就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规定而不能实现吗?

第二天,齐老太又来了。

这次她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她老伴生前的日记本。

"小伙子,你看看这个。"齐老太把日记本递给我,眼睛又开始发红。

我翻开日记,看到老爷子每天下午四点都会写:"今日品茶,思人生如茶,苦尽甘来。"

这个习惯从三十年前开始,一直坚持到他去世前一天。

"他最后跟我说,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在他最爱的时间离开这个世界。"齐老太的声音越来越小,"这是他唯一的遗愿。"

看着老人家哀求的眼神,我的心软了。

"齐奶奶,您先回去,我想想办法。"我安慰她。

齐老太紧紧握着我的手:"小伙子,求求你了,我知道你是好人。"

送走齐老太后,我下定决心要搞清楚这个规定的真正原因。

我找到老魏,准备直接摊牌。

"师傅,我想知道下午三点规定的真正原因。"我开门见山。

老魏正在清洁设备,听到我的话,手停了下来:"小林,你为什么一定要知道?"

"因为我觉得这个规定不合理。设备没问题,人员没问题,为什么不能工作?"我据理力争。

老魏放下手里的工具,看着我,眼神复杂:"如果我说,这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你信吗?"

"什么安全?"我追问,"能具体说说吗?"

老魏沉默了很久,最后摇摇头:"小林,有些事情你知道了未必是好事。听师傅的话,别再追究了。"

他的回避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找出真相的决心。

03

接下来几天,我开始留意同事们的奇怪行为:

老魏平时大大咧咧,喝酒吹牛什么都敢说,但一到下午两点五十分就开始频繁看表,脸色凝重。三点一到,他会迅速关闭所有设备主开关,动作特别急促。

小胖总是抱怨加班辛苦,但每天下午三点前必须把所有设备检查完毕,哪怕前一天刚检查过。我问他为什么,他支支吾吾说:"反正就是要检查。"

最奇怪的是陈阿姨,平时对家属有求必应,但涉及下午火化的要求,她会一反常态地强硬拒绝,态度特别坚决。

我试探着问过几次,他们都说:"你刚来不懂,听话就行。"

这种一致的回避让我意识到,他们肯定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第四天下午,我假装上厕所,偷偷观察老魏的行为。

果然,三点整,老魏开始了他的"例行检查"。他站在控制室窗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外面,神情专注得像是在等待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我躲在门后观察了十分钟,老魏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直到三点十分才离开。

更奇怪的是,我注意到小胖在离开前,会把所有的窗户都关紧,还会检查门锁。

"为什么要关窗户?"我问他。

小胖愣了一下:"呃...防止灰尘进入设备。"

但火葬场周围环境很好,根本没有什么灰尘。

这些细节让我更加确信,他们在防范某种我不知道的威胁。

我开始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想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案例。

在一个行业论坛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帖子,有人提到某些特殊地理位置的火葬场确实存在时间限制,但具体原因没有详细说明。

回帖里有人提到"地形因素"、"环境影响"等字眼,但都语焉不详。

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定采取更直接的行动。

第五天,我故意在下午三点前制造了一个小故障,让设备无法正常关闭。

老魏发现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小林,你搞什么?快点修好!"

"师傅,就是个小问题,五分钟就能解决。"我故作轻松。

"不行!"老魏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必须立刻关闭!"

我从没见过他这么激动,这让我意识到这个时间限制对他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规定。

老魏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故障,然后迅速关闭了所有设备,动作之快让我怀疑他是故意的。

"师傅,你为什么这么紧张?"我追问。

老魏擦着汗,避开我的眼神:"小林,你别再试探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能理解的。"

04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决定。

既然所有人都不愿意告诉我真相,那我就自己去验证。

我要在下午三点以后留在火葬场,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下午,我找了个借口没有和大家一起下班。

"小林,你怎么还不走?"陈阿姨问我。



"还有点资料要整理,马上就好。"我随口编了个理由。

陈阿姨看了看表,已经快三点了,她的神情变得有些焦急:"那你快点,最好三点前离开。"

"为什么?"我装作不解。

陈阿姨犹豫了一下:"总之快点就对了。"

她说完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老魏和小胖也陆续下班,整个火葬场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的时钟慢慢走向三点。

说不紧张是假的,虽然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同事们的反应让我意识到这绝不是什么小事。

三点整。

我屏住呼吸,仔细倾听周围的动静。

一分钟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两分钟过去了,依然很安静。

我松了一口气,开始觉得也许同事们真的是过于紧张了。

但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我想起了齐老太哭泣的样子,想起了老爷子的日记本。

既然下午并没有什么危险,那我为什么不能帮助她实现这个愿望呢?

我知道齐老太的老伴还在太平间,如果我现在启动设备给他火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站起身,朝太平间走去。

一路上我的心跳得很快,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兴奋。如果我能证明下午火化没有问题,那就能帮助齐老太完成心愿了。

我把老爷子的遗体转移到火化间,然后回到控制室。

看着那些熟悉的操作按钮,我深深吸了一口气。

05

齐老太第三次来到火葬场的时候,我能看出她已经绝望了。

这次她带来了老伴的遗物——一个破旧的茶杯和一本厚厚的日记。

"小伙子,你看看这些。"齐老太颤抖着把日记递给我。

我翻开日记,每一页都有同样的记录:"下午四点,品茶时光,思人生如茶,苦尽甘来。"

这个习惯老爷子坚持了三十年,直到去世前一天。

"他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在他最爱的时间离开这个世界。"齐老太的眼泪又开始往下掉,"这是他唯一的遗愿啊。"

看着老人家哀求的眼神,我的心都要碎了。

"齐奶奶,您先回去,我想想办法。"我安慰她。

齐老太紧紧握着我的手:"小伙子,我知道你是好人,求求你了。"

送走齐老太后,我坐在办公室里发呆。一个老人生前最简单的愿望,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呢?

我决定亲自找出这个规定背后的真正原因。

当天下午,我找到老魏,准备直接摊牌。

"师傅,我必须知道下午三点规定的真正原因。"我开门见山。

老魏正在检查设备,听到我的话,手停了下来:"小林,你为什么一定要知道?"

"因为我觉得这个规定不合理。设备没问题,人员没问题,电力也正常,到底为什么不能工作?"

老魏放下工具,转身看着我,眼神复杂:"小林,有些事情...你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什么事情?"我追问,"是技术问题还是安全隐患?"

老魏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如果我告诉你,这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你会相信吗?"

"什么安全?"我不依不饶,"总得有个具体的说法吧?"

老魏深深地看着我:"小林,听师傅一句劝,别再追究了。有些规矩存在这么多年,自然有它的道理。"

他的回避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找出真相的决心。

我又去问陈阿姨和小胖,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这是规定"、"为了安全"、"你别问了"。

这种一致的回避让我意识到,他们肯定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第二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要亲自验证一下,下午三点以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等陈阿姨下班后,我找了个借口留在了火葬场。老魏和小胖也都按时离开了,整个场地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坐在控制室里,看着墙上的时钟。两点五十分...两点五十五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三点整。

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松了一口气,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想太多了?

我决定做点更直接的验证。齐老太的老伴还在太平间,如果我现在启动设备给他火化,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站起身,朝火化设备走去。

我走向火化设备,准备启动机器给齐老太的老伴完成这个遗愿。

就在我的手即将碰到启动按钮的那一刻,外面突然传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我推开操作室的门,抬头一看,整个人瞬间呆住了。

天空中,密密麻麻的鸟群正朝着火葬场聚集而来,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它们发出刺耳的叫声,在火葬场上空疯狂盘旋,眼睛通红,行为异常狂躁。

更恐怖的是,这些鸟儿不断撞击着建筑物和设备,发出"砰砰砰"的撞击声。

我吓得后退几步,这时老魏、小胖、陈阿姨都急匆匆赶来了,他们的脸色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具尸体都要苍白。

老魏颤抖着声音对我说:"现在你亲眼看到了,你还想知道答案吗?"

然而,当我正准备追问时,眼前发生的一幕却让我彻底惊呆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