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回火气十足,但要想打赢这场官司,难度极高。
150亿美元是特朗普作为原告张口要的,最后会不会判,或者能不能打完庭审,都难说,这个索赔金额,这样的金额,更像是一种姿态,用来制造声势。
事情是这样的:
9月15日,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对《纽约时报》、四名记者,以及出版方企鹅兰登书屋提起诽谤诉讼,索赔150亿美元。
理由呢?
对方出了本新书,书名叫《幸运的失败者》。书里:
l 说特朗普不是靠自己白手起家,而是挥霍父亲留下的财富;
l 说他这些年所谓的地产帝国,其实靠财务操作和公关包装;
l 甚至用了“制造成功假象”这样的词,意思是他看上去很风光,但背后千疮百孔。
特朗普觉得,这些内容直接伤害了他的名誉,还导致他旗下的媒体公司——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股价受挫,市值缩水。
他的原话是:“这是蓄意中伤,给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害。”
律师怎么看?
在美国,像特朗普这样的公众人物若要在诽谤案中胜诉,必须满足最高法院在 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 376 U.S. 254 (1964) 一案中确立的“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标准。
这意味着,原告不仅要证明相关报道存在虚假事实,还必须进一步证明被告在发表时:
l 明知其内容虚假,或者
l 对真实性存在严重怀疑却仍予刊登。
换句话说,即便特朗普能证明报道失实,他仍要说服法院相信记者和出版方当时主观上“明知或怀疑是假的”,却依旧选择发表。
这是一个极高的举证门槛,实践中很有挑战。
被告的应对
事实上,只要媒体能够出示其依赖过一个表面上可信的消息来源,哪怕事后证明内容有误,通常也足以击破“实际恶意”的指控。
回过头来看纽约时报记者在调查报道和出版书籍时,往往会依赖 公开文件、财务记录、法院档案、税务数据、采访记录 等。
只要他们能向法院证明,在写作和出版前,已经基于这些来源进行了核实,就能构成“合理依赖”,从而驳斥“明知虚假”的指控。
还有《幸运的失败者》这本书由时报的调查记者撰写,他们此前就因报道过特朗普的纳税问题获得普利策奖。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掌握了相当数量的税务文件、财务数据和知情人证言。
结论
所以,这场官司虽说金额巨大,但在美国的新闻自由框架下,特朗普想要胜诉难度极高。
更可能的结果是:案件在早期就被驳回,或者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拉锯,烧钱无数。
毕竟,一边是身家数十亿美元、习惯把诉讼当政治武器的特朗普;另一边是拥有雄厚资金和一流律师团队的《纽约时报》和企鹅兰登。双方都不缺钱,也都习惯打官司。
与其说这是一次法律战,不如说是特朗普向支持者展示的一场政治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