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董兆瑞)9月16日,2025年北京昌平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据了解,本次大赛以“文化筑梦昌平 创意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企校多方力量,聚焦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落地,旨在为昌平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昌平区近年来在文化产业领域成果显著。2025年上半年,全区规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13.8%。启动仪式上,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祥表示,昌平正在推进数字视听等四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本次大赛将搭建“企业孵化+人才培育”服务平台,通过精准政策支持、高效资源对接和全周期服务,助力企业、项目落地。
据悉,本次大赛设置三大特色赛道,面向文化类企事业单位、高校师生、设计机构及个人征集作品,覆盖文化创意全领域。其中,“视听创意赛道”聚焦AIGC技术应用、昌平主题内容创作及数字人、元宇宙等跨界技术开发,还将与“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形成双赛机制,助力昌平城市IP打造;“创意设计服务赛道”深挖昌平明文化、长城文化等历史资源,推动昌平礼物文创产品开发、同时,聚焦乡村闲置空间、开辟乡村创意设计征集方向,推动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文化科技融合赛道”则重点征集智能文化服务系统、数字演艺、文旅创新服务等项目,突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赋能作用。
首开集团作为协办单位,将深度参与大赛运营与产业落地。据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翠莲介绍,首开集团正从“城市开发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型,此次将联合昌平区打造数字视听产业园区,构建以数字视听为核心的文创生态圈,并通过市场化运营激活建筑空间的文化活力。启动仪式现场,霍营街道、南口镇等镇街还介绍了产业空间资源,为参赛项目提供落地载体支撑。
校地协同是本次大赛的另一大亮点。启动仪式上,昌平区委宣传部向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大学生文化实践团队”证书。后续,昌平区将创新校地合作机制,支持高校组建“大学生文化实践团队”,选派“大学生文化特派员”深入乡村、社区挖掘文化素材,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实现区域文化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本次大赛自启动之日起进入作品征集阶段,截止时间为11月底,将历经初评、复评、决赛三大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及优秀奖30名,获奖项目最高可获1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赛事期间,还将举办“赛前·见昌平”“赛中·知昌平”“赛后·融昌平”系列活动,通过名企调研、政策宣讲、政企对接会等形式,帮助参赛主体深入了解昌平营商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昌平区还将同步搭建文化产业数字化平台,整合产业空间、扶持政策、产学研合作等核心资源,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政策适配、版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赛后,将通过成果快闪展、创投对接、招商需求定制等举措,推动优质项目落地转化,助力昌平打造“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文化产业共生生态,为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贡献文化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