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消费者常常会遇到各种销售误导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未来的保险保障中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揭示了销售误导的常见套路,并为消费者提供了五点注意事项,帮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保持警惕,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画说销售误导常见套路】
辛太黑的自白书——“我出生平凡,老天没有给我帅气的容貌,也没有给我出众的才华。都市的繁华让我沉迷,可是打工族普通的薪酬不足以支撑我想要的精致生活。传说中有个当铺,可以实现人们所有欲望,只要你肯典当运气、理智、甚至价值昂贵的灵魂。于是,我典当了善良与诚信:
起初,我对张姐说:“买保险就要一步到位,保额越高说明人越值钱,年收入和财务证明我来帮你搞定,现在资金困难没问题,我先帮你把保费垫上,不过公司回访的时候可要记得配合我呀”。后来,我对李叔说:“这个新产品买到就是赚到,复利递增比银行理财还高,现在购买我还送您纪念币、四件套,外加一个电饭煲”。。。。。。
我的日子渐渐变得滋润了起来,不仅客户对我连连道谢,不菲的收入也让不明实情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每天都在走钢丝般生活,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脚下是漫漫深渊。”
作为消费者,看了这封自白书,您是否觉得好熟悉?是否觉得心中一震呢?如果你也感同身受,那么面对如上诱惑,请大家一定要擦亮慧眼,拨开迷雾,分辨真切,牢记以下五点提示,确保自己购买的产品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1.警惕误导,切莫盲求高保额
过高保额对应的高保费往往会让消费者陷入“退保则经济损失大、不退保则缴费压力越来越大“的两难境地。金融消费者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真实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障。
2. 如实告知,理性投保享保障
保险机构会在每次投保前对消费者开展保险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金融消费者应配合提供真实材料,如实告知自身的健康、财务等情况,以便保险机构实施分级管理,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3.垫缴保费应慎重,返佣礼品不可收
保险机构虽勒令禁止代理人违规行为,但是仍有部分人员出于各种理由明里暗里做出些看似友好、有利消费者的举动。实际上,消费者在得到“实惠”之后,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也往往由于涉及利益纠纷或抹不开面子,而无法正常申诉。因此,应谨慎对待各类看似友好的糖衣炮弹,牢记免费的馅饼往往暗藏玄机。
4.公司回访保权益,诚信回答不随意
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回访内容针对保单重点内容及容易忽视的信息都会进行特别提示,当消费者对回访内容有疑问或异议的时候,应尽快联系公司。
5.正确认知新产品,明确概念不上当
保险不是理财,消费者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产品时,应避免冲动投保,建议仔细确认条款内容,与家人沟通后再慎重决定。
恪诚守真拒绝套路,理性消费合法维权。共筑健康消费环境,畅享无忧金融生活。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应保持理性,拒绝销售误导,维护自身权益,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实现真正的风险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