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实践忙
诸城中小学生当起“环保小卫士”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离自己很远,这次在现场跟着学、亲手动手做,才真正懂了——这是每个人都能为环保出份力的小事!”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的小学生志愿者,手持刚分类好的垃圾袋,语气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近日,诸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社工部、团市委及阳光社工发展中心,精心开展“垃圾分类・童行有我”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30余名中小学生走出课堂,先后走进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科普馆、张择端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在“学知识+践行动”的双重体验中,系统掌握垃圾分类要点,主动扛起环保责任,以“小行动”传递“大文明”。
在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科普馆内,讲解员以“理论讲解+真实案例”的方式生动授课。通过“智能语音垃圾桶”、“垃圾时间胶囊”、“标准化四分类智能回收箱”等设施设备,再搭配《垃圾的一生》等趣味科普视频,大家很快就摸清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区分方法与投放要求。
走到垃圾处理流程演示区,“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流程光图文箱”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从前端分类投放,到中端运输分拣,再到末端焚烧发电、资源化利用,整个闭环流程一目了然。学生们围着演示箱仔细观察,对“垃圾分类能变废为宝”的认知又深了一层。互动交流时,大家更是踊跃提问,从“全市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到“废旧衣物该怎么正确处理”,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讲解员耐心解答后,学生们认真把关键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
实践环节设在张择端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领取分类垃圾袋、垃圾夹等工具后,立刻投入行动。他们沿着公园步道、钻进绿化带,仔细捡拾烟头、纸屑、塑料瓶等废弃物,捡到垃圾后,还会对照分类标准,认真区分“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确保投放准确。遇到不确定类别的物品时,主动记录特征,向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咨询确认。
不少同学还主动当起“宣传小使者”,向过往市民递上《垃圾分类指南》《环保知识科普手册》,结合自己在科普馆学到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分类要点。活动尾声,大家发挥创意,用捡拾的落叶、瓶盖拼出“分类让地球更美好”的主题图案,色彩鲜明的图案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也让环保理念悄悄走进更多人心里。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科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是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关键群体。我们将持续创新教育形式,推动分类意识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培育新生力量。”
从科普馆的专注学习到公园里的躬身实践,同学们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行动,诠释了垃圾分类的深层意义。未来,诸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牵头推进工作,丰富青少年实践活动、完善分类基础设施,带动全社会形成环保氛围。期待更多青少年加入,让绿色理念生根发芽,共同绘就美丽诸城生态画卷。
融媒记者:王金凤
通讯员:李小鹏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