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轮高端引领的白酒上行期,洋河落伍了,茅五洋变成了茅五汾。穷则变,思变的洋河围绕年份酒、高线光瓶酒、开瓶动销做文章。尤其是是高线,在推出之后引爆了一个小浪潮,那高线光瓶酒能否拯救洋河呢?能否引领白酒的新一轮复苏?
我的观点是:以蓝洋河、金洋河为代表的高线光瓶酒,并不能成为白酒复苏的决定性力量,但会是这轮行业深度调整期中最具增长潜力和代表性的现象级产物和重要推力,是洋河扭转口碑、打造产品力的切入口,为年份酒推广培育消费者,或会在新一轮复苏中占据主动。
为什么说高线光瓶酒是重要推动力?
1、精准切中当前核心消费趋势:“性价比”与“理性消费”
- 消费降级中的“升级”: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使得消费者(尤其是大众消费群体)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并非单纯追求便宜,而是追求“值这个价钱”。高线光瓶酒砍掉了昂贵的包装和品牌溢价,将成本全部投入到酒质本身,用30-100元的价格提供过去百元级盒装酒的品质,完美契合了“少花钱,喝好酒”的消费心理。我从一些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洋河光瓶酒已经让玻汾感受到了压力,玻汾的价格甚至出现松动。
- 去场合化,回归饮酒本质:传统盒装酒依赖“礼品”和“宴请”场景。而光瓶酒更多聚焦于朋友小聚、自饮等日常消费场景。这恰恰是白酒最基础、最抗风险的消费基本盘。当宴请市场收缩时,日常消费场景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请兄弟,喝好酒,让洋河高线从定位上就切入到了朋友小聚。
2、顺应行业去库存的需求
- 去库存压力:当前许多酒企面临库存压力,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开发高性价比的光瓶酒,是消化产能、拉动销量的有效手段。
- 品牌下沉与年轻化:对于洋河这样的名酒企,“蓝洋河”等产品是品牌下沉、触达更广泛价格敏感人群的利器。同时,其简约、时尚的包装也更易被年轻消费者接受,是品牌年轻化的一种尝试。
3、品质有保障,打破低价低质印象
- “蓝洋河”、“金洋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背靠京东的渠道、刘强东的IP以及洋河渠道的支持。消费者相信大厂的生产标准和品质底线,这解决了光瓶酒长期以来“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问题。这是它们能与传统小厂光瓶酒拉开差距的关键。
虽然高线在当下成为白酒消费的一个热点,但不能否认其局限性:
1、价格带天花板明显:高线光瓶酒的核心价格带集中在30-100元。这个价格带虽然庞大,但利润相对较薄,无法支撑起整个行业的产值和利润复苏。白酒行业的真正利润核心依然在300元以上的次高端和高端价格带。
2、无法替代社交与礼赠场景:白酒的“面子”属性在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在重要的商务宴请、婚礼、送礼等场景中,有品牌、有包装的盒装酒仍然是刚需。这部分市场的复苏,需要经济大环境和消费信心的整体回暖,不是光瓶酒能解决的。
3、竞争激烈,难以形成绝对壁垒:这个赛道门槛相对较低,一旦模式被验证,所有大小酒企都会迅速跟进(事实上已经如此,如泸州老窖、五粮液尖庄、牛栏山经典等)。最终会陷入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总之,以蓝洋河、金洋河为代表的高线光瓶酒,是本轮行业调整期中最具活力、最接地气的增长点。它们成功地抓住了口粮酒的需求,以高质价比切入大众消费,培育消费者年份酒及绵柔口感。
我相信,未来的白酒消费,真年份会是标配,高线光瓶的热销,恰似底部起火,会带动真年份深入人心,赢得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