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还是对演贝太宽容了,台词根本不是加分项而是演员的血肉,没有血肉的演员只是干枯皮囊而已。
我认为声台形表作为演员的基本功,台词说好是最基本的要求。
90年代以前国内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没有字幕,老一辈的演员吐字发音几乎从来不会给听众造成困扰。
但是放眼现在的影视圈,特别是年轻演员中,台词功底优秀的实属凤毛麟角,要不通篇嘈嘈如急雨,要不全程切切如私语,要不断断续续有气无力,要不黏黏糊糊嘴里像含了一口痰,听得清已属难得,听的舒服更要烧香拜佛。
所以现在台词说的好的演员反而显得难能可贵了!其实台词是可以后天努力练习的,他不像先天长相无法改变,台词你努力练习了,大家是可以看到的!
肖战,重庆人!
肖战24岁出道(出道前是名设计师),真正走上演艺的道路才七年。而这七年间从一名素人将演员基本功的声台形表练到拔尖的水平!
肖战是重庆人,都知道重庆人学普通话的难度是很大的,川渝人说好普通话比别的地方还要多花一层努力。
肖战早期的剧台词方面确实有些问题,音色是好的,但台词讲起来有些飘,有点大舌头,ln不分,偶尔还会嘴瓢,方音,吃字,前后鼻音,边鼻音全都不分的,缺少了质感。
我考古了他所有的剧,从《超星星学园》到《藏海传》整个过程的变化真的特别大,尤其是台词的变化,而且演的每个角色都不一样!
后来的每部剧都能看到他的进步,唐三的台词就很好了,从顾一野开始,他的原声台词就有了质的飞跃,可媲美专业配音演员了!
其实,肖战为了提升台词能力下了很多苦功夫。
早期他在剧本上标注拼音、重音符号,拍《如梦之梦》8小时话剧,他演五号病人从青年到老年,声线三次质变,下台后喉咙水肿说不出话 。
为了抠出川普的方言尾音,他蹲守食堂跟司机学足半个月,最后呈现出的效果让川渝观众都称赞地道!
《如梦之梦》的台词量……剧本书近400页,时长7小时,肖战作为主演担纲的五号病人有上万句台词。
而他在进组排练第一天前就已经背好了所有台词,并在连续三年72场巡演中拿出令每一个合作者、业内、观众盛赞的表现!
三年演了72场,肖战在流量极易变现的人气鼎盛期,甘愿舍弃巨大利益诱惑去演话剧,胆识和魄力相当难得。
刷到射雕英雄传的采访,采访里肖战谈及自己啃下蒙语台词,全靠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把陌生语言练成条件反射。
藏海传拍摄中连余男都对他佩服不已!余男直言,现场调整台词对自己都是个难题,可肖战却厉害到能随时调整,把新改的台词从头说一遍,无需提前准备就能直接流畅演绎。
比如在一场和余男的对手戏中,临时改的文言文台词,肖战张口就来,声线、语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将角色当时复杂的情绪演绎得丝丝入扣!
拍梦中的那片海,演北京人,要有京腔,拍射雕电影,要用蒙语,再到藏海传的同期声,他的台词真的肉眼可见的进步神速,所以啊,台词这些问题,真的是可以练的!
檀健次,广西人!
檀健次作为一个粤语系的广西人,还是一个男团爱豆出身的非科班演员!广西人,讲白话,讲话有口音,怎么办?练吧,模仿前辈说台词,向配音老师请教学习,硬生生磨练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过硬的台词。
檀健次演曹丕的时候已经是他自己原声配音了,之前看司马昭的时候还不是!
在流行剧里角色都给配音的前些年,作为广西人的他把原本还带有口音的普通话练到能给自己的角色字正腔圆地配音,后面更进步到可以给不同角色进行声线的专属设计!
这得要多努力对自己下了多大狠劲才把普通话台词变得这么厉害啊!
当然其实他也有极高的天赋和演艺细胞,要不怎么去下苦功也达不到这种高度的!
台词是以声音为载体的表达手段,好的台词离不开吐字、嗓音等的物理条件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檀健次专业的舞者及歌手的身份,让他比一般人对气归丹田和声音共鸣运用的更加自如。
加上自身拥有的男低音音色,音域广阔、声线浑厚,极具穿透力,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情绪的台词中,显得更加磁性。我很喜欢他声音里的质感,深沉的男低音让他的声音可以非常性感!
我们常常默认,表演要靠一张脸、一身戏、万千姿态。
檀健次给“曹操”配音,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惊喜”,后又是觉得应该很妥帖!
这次他为《三国的星空》曹操配音,一开口便是“帝王气场”,第一遍听到的时候真的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没想到他的声线与曹操的适配度那么高!
才恍然惊觉:原来声音,真的可以独自成戏。那不是台词的复述, 而是灵魂的再现。
看他在动画《三国》中为曹操配音的片花,个别片段我甚至一度难以确认———这真是檀健次的声音吗?并非质疑,而是惊艳。
他的声线跨越了“本人”的范畴,与那位千年枭雄心神交融、 声息相合。仿佛不是他在说话,而是曹操借他之口, 向我们缓缓道来。
他既赋予了虚拟角色真实的生命,也仿佛被那个磅礴的历史灵魂短暂“附体”!
檀健次的声音可塑性,内娱标杆级存在,他的每一次声音演绎都足够亮眼,央视端午晚会一人挑战五重声线,惊艳全场!
《长相思》相柳和防风邶虽是一个人,但是能感受到相柳的台词更加沉稳有力,是“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的铁血将军;而防风邶面对小夭时,语气明显轻快,调侃中透着欢喜。在鬓边里,陈仞香那一口京腔浓郁的“范儿”居然是檀健次的原声。
如果不看画面,我绝不会相信关震雷和沈翊有同一张脸……他会根据每句台词所处的环境、对象和内容,精准区分语速、语调和重音,从而呈现最适合的语言情境和人物特征。
很想你很想你“一生一世江南老”,仅靠语气和尾音的变化就实现了平淡、自嘲、愧疚三种不同情绪的名场面,其实正是檀健次自身台词功底的体现。
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后来人,他真的是凭借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努力,达成了发音标准、吐字清晰、气息充沛、情感到位的极高标准,让他的台词充满了质感,成为他塑造的人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檀健次在采访里说过,以前说话是带口音的;他说私心里希望每一个塑造的人物都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因此每部戏他都会表达对原声台词的意愿和坚持。
他通过不断的努力,具备了不亚于专业配音演员的台词功底,这让我看到了他对观众和作品的尊重和珍惜,体现了他优秀的自我驱动力!
所以说台词不好真的是可以练好的,作为一个演员,台词是最基本的吃饭家伙,台词不好你就练,观众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一个台词差的“演员”是不值得被信任的,好的台词是情绪和技巧的直接具象化,很难想象一个具象化差的人,Ta的情绪和技巧会是到位的!
无论是技巧派,还是体验派,私以为台词差的演员,大部分演技都是流于表面的,好的台词 一可以靠技巧展现,二可以靠情绪带动,台词不好只能说明既没技巧也没情绪,谈演技自然是海市蜃楼!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不同,但台词好的演员千千万,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嗓音条件都是好的,近几年演艺圈很愿意助长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风气,这既是对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演员进步的阻滞!
广播剧能作为一种作品类型至今流行,但默剧早已随着技术发展而淘汰,充分说明台词对于演技的重要性。
给演员营造“可以不练台词有配音就行,在镜头面前做表情动作就好”的氛围,最后真正钻研业务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做演员实在太好混了!
没有台词也配叫演员的时代是廉价的快餐式演艺时代,现场台词难以入耳的演员,我并不相信他可以完满展现一个角色的灵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