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渭河之畔的陇原大地硕果飘香。眼下,甘谷县36万亩苹果园迎来集中采摘期,农户们正按照海拔梯度有序进入果园,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推进,上演着一场跨越海拔的采收大戏。
甘谷县白家湾乡宋家岔村村民王旭东说:“我今年种了4亩苹果,能采摘3万多斤苹果,今年的苹果价格也好,边摘边卖,客商在地头等着收购了,收入10万元过一点。”
这几天,白家湾乡的山地果园宛如一幅绚丽画卷。红黑透亮的花牛苹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诱人光泽。果农王旭东精神抖擞,带着一众采摘工穿梭其中,仔细挑选着成熟度恰到好处的果子,奏响了一首专属丰收曲。
当果农们将那一个个饱满圆润、色泽诱人的苹果精心采收好后,专业的苹果收购企业便迅速行动起来。一辆辆整齐排列的运输车第一时间开进果园,工人们熟练且有序地将苹果装车。随后,这些满载希望的车辆风驰电掣般驶向企业,开启分选包装的精细流程。
甘谷县康苹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康永刚说:“现在我们甘谷的花牛苹果已经进入了采摘期,我们现在收购的是一些低海拔地区的苹果,每天收购量在20万斤左右,收来之后及时分选、包装,发往嘉兴、上海、北京新发地发地商超进行销售。”
甘谷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赋能,防灾减灾设施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当地通过“先建后补”政策,以及动员群众力量,大力推动防雹网、多防棚等防灾设施建设,全力推广应用双层防水果袋等技术,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果品的损伤。今年,甘谷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成立产业研究院,发布十大高产高效技术,为苹果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甘谷县果品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蒋旭明说:“总体看来,今年甘谷的花牛苹果,果个大、颜色好、品质好,所以今年产地的售价也比较理想。近几年,县上通过政策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在果园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老果园改造、示范园建设和果园的提质增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延链补链方面也建了很多设施,总体看来我们现在基地的建设和苹果的生产基本上成熟。产业链条也得到了延伸,从事苹果生产的农户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