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人人皆可轻易接受的正常化骗局

分享至

你被各种花言巧语玩弄,但不知何故,这一切都被正常化了。而我们生活中一些最大的骗局看起来根本不像骗局!它们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购物习惯,甚至传统文化之中。从餐桌上的食物到软件里的优惠信息,再到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们都遵循着同一个蓝图:拿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加以炒作,然后让人们相信它的价值远超其实际。最疯狂的是?我们接受了它。我们甚至没有注意到它的发生。所以,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如此常见的骗局,你可能仅在这个月就参与了其中一半的骗局而浑然不觉!

第一,缩水通胀和吝啬通胀。你肯定是这种骗局的受害者。你拿起你最喜欢的薯片或麦片盒,它看起来和上个月一模一样。同样的包装,同样的品牌,在货架上的同一个位置。但打开它,突然发现袋子里多了好多空气。或者面包片变薄了,卫生纸卷用不了那么久,或者巧克力棒似乎三口就消失了。这就是缩水通货膨胀。公司指望你不会查看包装上的细则,所以他们悄悄地减少了内容物,同时收取相同甚至更高的费用。吝啬通货膨胀是它丑陋的表亲。产品没有缩水,但质量却缩水了。不管怎样,你得到的都少了。最糟糕的是?他们知道大多数人会对此不屑一顾,干脆接受。

第二,延长保修和附加保险。如果你买过电视、笔记本电脑,甚至一台烤面包机,你肯定听过或看到这样的说法:你想加价X元延长保修吗?他们用一种令人安心的语气说这话,仿佛在保护你免受灾难。然而,这些保修大多只是给公司带来额外利润。产品本身就带有制造商保修。消费者保护法通常会在重大缺陷的情况下为你提供保障。这些保修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几乎从未被使用过。这种可能性对公司有利,所以你基本上是白白花钱买个安心。而当产品真的坏了的时候,保修细则通常非常严格,甚至无法涵盖实际问题。然而,每天都有数百万人购买它,自以为很聪明。

第三,软件订阅。还记得以前买一个软件就永远属于你吗?那种模式已经过时了。现在全是订阅,月费,年费。这里每月10元,那里每年20元。看起来费用不高,但永远不会用完。你实际上不再拥有这个软件。停止付费,它就消失了。有时,甚至会锁定你已经创建的文件!公司喜欢它,因为它能带来经常性收入,一旦你沉迷于他们的生态系统,切换起来就会很痛苦。他们还会把功能隐藏在更贵的套餐后面,或者移除你以前免费获得的东西,然后再把它们卖回去。这看起来像是创新,但更像是人为设计的依赖。你以为你买的是便利,但实际上你是为了使用曾经装在盒子里的工具而支付了一笔永久的税。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