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市区振兴路、天香路、丹阳路三条主干道以崭新姿态同步亮相,鲁西新区道路提升工程宣告圆满完工。这不仅是一次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更是一项贯通城市脉络、叩响民心幸福的民生答卷。“路通民心畅,道顺幸福来”,从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到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一幅宜居宜业的城市建设图景正生动展现。道路提升与安居工程双轨并行,共同构筑起鲁西新区民生幸福的新高度。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经络”,关乎经济发展,更直接牵系着市民的日常出行与生活品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道路设施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安全、舒适出行需求。路面破损、交通拥堵、设施老旧等问题,曾是困扰部分区域市民的“心头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鲁西新区精准把握民生脉搏,将三条主干道的提升工程列为重点民生项目,以“建设+管理”双升级理念,打造高品质出行环境。
本次提升工程的核心亮点在于聚焦“建设+管理”双升级,旨在打造新区高品质道路的示范标杆工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是提升通行效率与安全性。通过优化道路线形、拓宽路面、重新施划清晰醒目的交通标线、完善交通标志系统,极大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使车辆行驶更顺畅,行人过街更安全。二是改善区域交通微循环。三条道路的同步焕新,有效串联起周边路网,打通了局部交通“肠梗阻”,形成了更为高效、便捷的区域循环系统,缓解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整体提升了新区路网的运行效率。
“现在开车平稳多了,噪声也小了”“晚上路灯特别亮,散步安全感十足”“标线清晰,路口秩序好多了”——市民这些朴实的评价,是对工程最大的肯定。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这些看似平常的改善,恰恰是构成市民日常幸福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发展的蓝图上,“安居”是最厚重的底色。在丹阳街道桑屯社区建邦公园小区,1152套住宅排布错落有致,宽敞的楼间距让阳光洒进每家每户的阳台。“这窗户用的是三层玻璃,隔音又保温,楼房采光好、户型优,冬天还有地暖,住得特别舒心。”63岁的居民赵桂荣刚搬进新家,对房屋品质赞不绝口。
据介绍,小区建设时就对建筑质量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监督,确保居民住得安心、放心。这种对品质的坚守,让回迁居民真正实现了从“有所居”到“优其居”的跨越。
城市建设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楼宇的拔地而起与道路的平整畅通,更藏在日常触手可及的便利之中。丹阳街道同步完善各小区的配套,让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资源向社区集聚,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
在肖楼社区京九星港小区,社区专门建设了充电车棚,解决了居民充电难题。小区内1000米长的环形橡胶跑道满足了居民的健身需求,老年人活动中心给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秧歌队、广场舞队让居民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居民马张伟表示,住在这里孩子上学很方便,超市、医院等配套设施让生活无忧。
耿庄社区的变化更是勾勒出城市发展的新风貌。耿庄家园小区采取公园式设计,打造宜居环境。葱茏绿意间,140米长的文化长廊成为独特风景,宣传展板记录着居民生活的精彩瞬间。每逢节庆,舞龙队、武术队、戏曲队等齐聚展演,邻里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浓厚。
大道如砥,行则致远;安居乐业,民生所系。焕然一新的城市道路与舒适宜居的住宅小区,共同构成了鲁西新区民生幸福的双重保障。从道路提升到安居工程,从基础设施到服务配套,鲁西新区的每一项建设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来源:牡丹晚报记者 武霈
1、
2、
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