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生为本,服务育人:重庆资环职院创新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

0
分享至

“同学你好,奖助学金申请可到4号窗口办理,也可通过智慧资环APP线上提交材料,需要帮你导航到窗口吗?”开学伊始,在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重庆资环职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入口处,一名学生对着智能机器人说出疑问,不到5秒就得到清晰指引。


这个今年5月投用的社区,位于该校D4公寓一层,总占地3300平方米,是学校响应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学生为中心”打造的集成式服务育人阵地。它不仅集中多部门打破办事壁垒,更通过多元功能与特色场景,让“服务”与“育人”深度融合,彻底改变过去“办一件事跑多个办公室”的难题,走出了高职院校智慧化、精准化服务育人的新路径。

空间集成:多部门“抱团”办公,多功能室提供“按需”服务


“以前补办校园卡,要从办公楼一卡通中心到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等部门,来回耗时长。现在办事大厅就在公寓楼下,提交材料、领取新卡一步到位。”大三学生王浩(化名)拿着刚补办的校园卡,对社区的“集成化”服务赞不绝口。

重庆资环职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核心优势,首先是“空间整合”。按照《指南》中“管理服务汇聚一线”的要求,学校将原本分散在办公楼等地的团委、学生处、学生工作部、武装部、校长接待室等办公场所,集中迁入D4公寓一层,同时整合16项学生高频服务(包括助学金申请、学籍证明打印、宿舍报修、心理健康预约等),形成“线下事务大厅+线上智慧服务平台”的服务闭环。学生无需再跨部门奔波,在社区内即可完成绝大多数在校事务的办理,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除办公区域外,社区还配套建设了覆盖“思想、学业、心理、实践”的多功能室。思政活动室定期开展“红岩精神小课堂”,学业自习室配备专业书籍与研讨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设8大功能室提供个体与团体辅导,反诈工作站联合保卫处开展安全演练。“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少跑路,更要让社区成为离学生最近的育人阵地。”学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包万洪介绍,社区还提供“延时服务”(各部门窗口值班至每晚9点30分)与“全天候开放”(自习室、实践空间24小时可用),精准匹配学生课后办事、夜间学习的需求。

从“分散办公”到“抱团服务”,从“单一功能”到“多元供给”,重庆资环职院的学生社区通过空间重构,既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更搭建起“服务+育人”的物理载体。

模式支撑:“1+4+6”体系,让服务与育人有章可循

“社区不是简单的部门堆砌,而是靠‘1+4+6’模式串起的有机整体。‘1’是核心引领,‘4’是服务保障,‘6’是功能延伸,缺一不可。”包万洪在介绍社区设计理念时,特意强调了这一核心体系。


“1”即“立德树人生态圈”,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主线。学校通过“三个融入”将其落地:一是融入组织架构,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二级学院党支部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红色+环保”主题活动,把思想引领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二是融入管理制度,以“12345”管理机制为支撑(瞄准1个学生成长目标、建好2支服务队伍、规范3类场所、覆盖4个关键时期、细化5个育人切入点),让立德树人有流程可循;三是融入评价体系,将“红魂绿梦”践行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进驻社区的育人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倒逼理念变行动。

“4”即“一站服务、E站服务、一线视角、一线作风”,是服务精准性的支柱。“一站服务”通过功能集成让学生“最多跑一次”;“E站服务”依托智慧资源APP实现需求精准识别,如自动推送学业导师预约链接;“一线视角”靠辅导员住寝(每月≥20小时)、学院党总支书记值班(每月≥5小时)掌握真实需求;“一线作风”则通过“五级网格”(学生工作部+二级学院+公寓+楼层+宿舍)确保小问题当场解决。

“6”即6大功能区域(学生服务社区、全面发展指导社区、创新实践社区、学生健康体验社区、“红魂绿梦”筑梦社区、绿色低碳践行社区),通过“三联动”形成闭环:目标联动上,绿色低碳践行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时,全面发展指导社区同步开设技术沙龙;活动联动上,“红魂绿梦”文化节期间,6大区域分工协作形成“思想引领-实践落地-心理赋能”活动链;资源联动上,创意工坊设备向实践社区开放,专业导师为创业项目提供指导,避免资源闲置。

“1+4+6”模式不是纸上框架,而是让服务有温度、育人有体系的“施工图”。它让社区从“物理聚合”升级为“化学融合”,确保每一项服务都紧扣立德树人,每一次育人都依托精准服务,实现“管理、服务、育人”的同频共振。

特色赋能:“红绿融合”场景,彰显资环育人底色

“上周我们在绿色低碳践行社区参与了巡河护河活动,不仅用专业知识检测了水质,还听老师讲了革命时期节约资源支援前线的故事,专业学习和价值观培养都落了地。”参与社区特色活动后,一名学生分享了他的感受。而这正是学校结合“资源与环保”办学定位,打造的独特育人场景。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绿色低碳践行社区与“红魂绿梦”筑梦社区是最具资环特色的存在。二者紧扣学校定位,将“党建红”与“生态绿”深度融合。

绿色低碳践行社区打造“实践+传播+创新”体系,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数据提交当地环保部门)、垃圾分类督导(每月发布楼栋准确率排名),设立环保技术服务站为社区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还搭建环保创客空间孵化学生项目。“红魂绿梦”筑梦社区则构建“红色传承+绿色使命”矩阵,每季度开展革命烈士事迹宣讲,组织“红色足迹+环保清扫”联动活动,开设“红绿讲堂”邀请环保行业党员专家分享“如何以党员身份践行环保使命”。

特色是学生社区的生命力,而资环职院的特色,正源于对自身办学定位的深刻把握。通过“红绿融合”场景,社区不仅让一站式服务更有“资环味”,更让立德树人有了专业载体,实现了“为环保行业培养有信仰、有技能人才”的目标。


在3300平方米的空间里,该校交出了一份“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动人答卷。它用空间整合打破部门壁垒,让学生办事从“跑断腿”变“少跑路”;用“1+4+6”模式构建系统体系,让服务与育人从“零散化”变“系统化”;用“红绿融合”特色彰显办学定位,让专业与思政从“两张皮”变“一体化”。

重庆资环职院也用实践证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无须追求高大上的硬件,关键在于“以生为本”的初心。当学校真正把学生的“小事”当成“大事”,把“方便学生”落到实处,就能让社区成为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暖心桥,为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破解服务难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资环样本”。(资讯)

文/图 邓琢琳 苏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2497文章数 5839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