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的一位网约车司机给我们发来几张当地的订单截图。这几笔订单的司机到手单价,都已经明显低于一块钱一公里。
其中,最为扎眼的还是一笔出现在某聚合平台抢单大厅里的一笔全程61.2公里,司机收入仅为40.41元的超低价订单,单价仅仅为6毛6一公里。
用这位师傅的话来说就是,成都目前网约车市场的“特惠低价”,已经成了“常态化”。
成都作为传说中的“网约车之城”,运价是出了名的低。而其他城市的网约车运价就会好很多吗?恐怕也并不见得。
最近,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城市网约车订单的(司机到手)单价都跌破一块钱一公里。
固然,这不至于是一个主流单价,但是,还是进一步刷新底线,而且,这些超低价订单,出现的频率并不低,并非偶然现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屡屡出现了网约车司机被平台单价“吓跑”的事情。
河南的一位网约车司机跑完一笔起步价订单,里程费部分显示3.85公里,结算费用仅为2.13元,换算下来仅为5毛钱一公里,于是惊呼道:
“一公里五毛五,跑了一单,吓得赶紧注销了!”
广东的一位网约车司机同样是在这家平台跑完了一笔4点几公里的订单,全程用时12分钟,到手的费用仅为5块2毛,对此,他表示:
“这是平台给我的第一单,也是我干的最后一单!”
正所谓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当大家以为5毛5一公里的里程费,已经是很低很低的一个标准的时候,另一位广东车友给大家展示自己跑完的一笔订单显示,里程4.87公里,对应结算的里程为1.98元,更是低至4毛钱一公里!
方方面面来看,以上这些订单的司机到手单价,确实低得太过离谱,不管是因为这些平台的定价本来就很低,还是因为“中间环节”抽成太多、抽成太高所导致,都已经明显超过了合理的范围。
而且,这些中小平台不仅单价低,其对司机的管理和判责机制更是一言难尽。
如果司机通过平台接单,不能获得合理的报酬,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彼此之间的稳定合作关系,平台最终也不能取得良性的发展,只会越走越窄,最终完全被淘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