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表里皆有喻的史评之书,就如上回说的《诗经·小雅·鹿鸣》一篇内容,应在曹操《短歌行》上,而清虚观唱的那三出戏,更是大有深意!
清虚观故事之《南柯梦》
贾妃做好事,清虚观张道士出场,其身份姓名,言行举止,处处是史笔,字字是血泪,上回说书,姜子已经一一解读,至于其他细节中的内涵,这五年来,姜子也已经一字不漏地解读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之前的文章。
《红楼梦》戏剧曲目一向暗藏玄机,比如元春省亲的那四个曲目,一一对应了文章中重要人物的命运。清虚观一行,同样也有三出戏,分别对应的是第二春之南北政权,以及第三春政权。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上回说书,已经说过,《白蛇记》是“王莽篡汉”四个字。汉高祖自称赤帝子,认为自己所斩白蛇是白帝子,贾珍所说的内容应当翻过来看,是白蛇夺了赤帝子的天下。《白蛇记》和《满床笏》都是发生在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的事情。
为啥贾母觉得《满床笏》胜过《白蛇记》?史太君为啥听到《南柯梦》不言语?
因为,《白蛇记》象征着北方的清朝政权,而《满床笏》象征着南明四朝。朱明与南明一脉相承,南明才是正统,而清朝是窃国大盗,明弱清强,贾母的无可奈何,跃然纸上。
三姑娘贾探春的半首《南柯子》
《红楼梦》大观园诸艳以柳絮为题,填词作曲,这一社的主角是三姑娘。毕竟,桃红为朱明,柳是灞桥柳,柳家是明郑政权!
没错,书中所有与柳相关的人物,都与明郑政权有关!探春远嫁,宝琴在海沿子,柳湘莲惧祸走他乡,原是同一件事!
从《南柯子》到《南柯梦》,是第三春,亦是第三春如梦幻泡影。贾母不言语,是悲凉。
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写道是: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贾宝玉)提笔续道是: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看官听说,贾宝玉为啥自己的诗词没得,反而替贾探春续了,众人为何又说不作数?因为,崇祯政权和南明政权都是朱明政权,是有玉的,而奉朱明的明郑政权并不算朱家政权,但是,到底还是汉人政权。
宝琴居宝岛
《红楼梦》贾探春是三姑娘,远嫁成皇妃,其庶出,对应的是国姓爷的身份。宝琴亦是第三春的象征,毕竟,作者不能拿贾府的二姑娘与三姑娘,来写和贾宝玉(通灵宝玉)的姻缘,都得另外再找一个影子人物。
《红楼梦》宝琴的外国美人身份与日本出身,对应的都是郑成功的身世。外国翻墙为什么关系“汉南春”?因为明郑政权便是“汉南春”三个字!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红楼梦》外国美人的这首诗,写的是清朝统一南北之后的十州格局,朱楼成旧梦,取而代之的是水国的绿水悠悠,朱明成了古月,当日的汉人政权,偏居宝岛一隅,四面都是大海,到底是一场《南柯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