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驾车上配AED,马路上遇到有人倒地,“及时救援”有了新希望。今天(9月16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协办的“医者引领 全民参与 让AED动起来”上海市急救能力提升科普专项行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正式启动。
我国每年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平均每天就有1500多人。这些心脏性猝死,60%以上发生在院外,长期以来,院外救治成功率约为1%不到。
急救技能普及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志。一方面,上海市明确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标准,推进AED规划配置,搭建起硬件支撑的急救网络。今年,在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增配AED设备被纳入2025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另一方面,市卫健委聚焦公众急救能力培育,让更多市民掌握心肺复苏(CPR)和AED使用的基本技能,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彤表示,医生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反应人”,牢牢掌握“黄金四分钟”的救援窗口,营造自救互救、互帮互助的风险社会治理文化,助力健康上海行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强调,医院不仅是救治病患的阵地,也应成为传播、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平台。瑞金医院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将医者仁心融入每一次救援行动,带动更多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士参与,共同密织一张高效、温暖的城市生命安全网。
作为本次公益行动特别支持单位,沃尔沃汽车向瑞金医院、新华医院和市第六人民医院捐赠首批3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这批设备将规范安装于医务人员私家车内,并通过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基础生命支持(BLS)课程培训,开展专业急救宣教和实操演练。借助“医者引领”模式,将专业救护能力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公共空间。
瑞金医院急诊主任医师杨之涛表示,第一个发现患者的人如果能熟练应用CPR与AED,就有很大希望能把患者救回来。也因此,瑞金医院常年面向医务人员、企业与有兴趣的公众提供标准的CPR与AED培训等院外急救培训。
主办方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将通过“医者示范、全民参与”的模式逐步在全市范围的医疗机构内开展多形式的急救科普与培训,构建“全民懂急救、处处有保障”的急救生态和社会风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