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被誉为“千米低空,万亿市场,中国经济新引擎”。有数据指出,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其中,飞行汽车在低空经济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规模可达1万亿元。
飞行汽车与汽车产业有何渊源?二者相融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飞行汽车如何与汽车产业实现技术协同与双向赋能?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广汽高域副总经理郑家响,维新宇航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何威,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向磊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跨界融合显价值
飞行汽车与汽车产业在关键领域存在大量共通点与可复用部分,同时还涉及航空、人工智能、通信等多个领域,本质上是“汽车+”的产物。郑家响表示:“飞行汽车约70%~80%的产业链、供应链及生产制造环节,可复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现有基础,具备‘汽车基因’,这也是我们强调其‘飞行汽车’属性的重要原因。”
广汽高域副总经理郑家响
飞行汽车产业可观的前景,不仅吸引了汽车企业入场,还促使传统航空企业、无人机企业纷纷布局。不过在郑家响看来,车企造飞行汽车具备天然优势。
“传统航空企业造飞行汽车在极致安全性把控上优势突出,但过去对进口技术依赖度较高,在成本控制方面关注度相对不足;无人机企业具备低成本、核心部件高度集成的优势,但在高安全等级飞行汽车产品的研发上仍需提升。”郑家响分析:“而汽车工业恰好能弥补这两大行业的短板,既能依托成熟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体系保障产品安全可靠,又能凭借规模化生产能力打造经济、舒适的产品。”
维新宇航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何威
汽车产业的规模化效应,能为飞行汽车研发带来多少成本优势?何威用一组数据进行了直观呈现:“传统直升机采购成本高、运营成本高,我们依托汽车供应链,可以将采购成本降低60%、运营成本降低85%。比如国内电机价格仅15万元人民币,远低于海外10万-15万欧元的水平。”
张向磊同样认为,汽车产业与飞行汽车的融合将产生巨大价值:“企业跨界布局的核心基石是技术融合。在动力系统、组合辅助驾驶和制造体系方面,车辆与飞行器正实现多维度的系统融合。”具体来看,可分为以下三点:
其一,在动力系统方面,汽车的电池、电机技术正逐步向低空飞行器转移。同时,依托现有的国家标准体系,飞行汽车围绕电池高低温适应性、充电循环寿命等共性指标开展相互认证,实现了标准层面的车机共用。
其二,在组合辅助驾驶层面,通过地空算法的协调与适配,汽车组合辅助驾驶算法可以探索在低空场景中的应用,推动实现地空一体的智能路径规划。
其三,在制造体系方面,飞行器可借鉴汽车的模块化生产理念,同时采用汽车模块化测试方法,以此降低产品量产成本、提升检验效率。
三阶段破解融合之道
既然汽车产业与飞行汽车融合有如此大的优势,那么该如何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张向磊从飞行汽车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介绍了汽车产业与飞行汽车产业的融合路径: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向磊
从短期来看,飞行汽车的发展需围绕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产品应用三条主线推进,破解当前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瓶颈,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根基。
在技术层面,飞行汽车需要将续航能力提升至90分钟以上,飞行距离突破250公里;同时实现三电系统与汽车的共用设计,减少重复研发投入;在检测认证体系协同方面,飞行汽车产业需由检测认证联盟牵头,制定至少20项核心标准,并建立“一次测试、双向认证”机制,覆盖50%以上的汽车与飞行器共用零部件,打破标准壁垒,降低跨领域检测成本。
在产业层面,在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试点专区内,低空飞行器需形成成熟的低空出行商业模式,实现景区地空联动场景常态化运营;在封闭场地内,实现地面车辆与低空飞行器的协同调度,日均服务人次达到上万人;在应急物流体系优化方面,利用低空飞行器与地面车辆的互补性,大幅提升应急物资配送效率。
最终,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孵化、应用筑基三个维度的协同发力,推动智慧出行生态初步建成。
在中期阶段,飞行汽车产业与汽车产业需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二者融合从“初步建成”向“优质运行”升级,实现技术、产业、应用的三维协同深化。
技术层面,低空飞行器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测试体系日趋成熟;地空一体化辅助驾驶算法实现跨场景无缝切换;通信可靠性达到车规级安全标准,低空飞行器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
产业层面,低空飞行器检测认证体系全面落地,汽车与航空检测认证标准互认率达到80%;汽车低空供应链生产的零部件在低空飞行器关键结构件中的占比达到80%;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低空飞行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应用层面,城市立体出行网络覆盖全国重点城市,低空应急物流系统成为公共服务的标准配置。张向磊表示:“这一阶段,我们期望构建起技术跃升、产品降本、应用融合三维协同深化的智慧出行生态。”
放眼长期,飞行汽车生态将日趋成熟,产业价值实现重构。
技术层面,低空飞行器与汽车实现动力同源、控制同源、安全同源,技术融合水平达到全球领先;跨领域检测认证全面落地。
产业层面,低空飞行器与汽车产业将形成万亿级地空协同出行产业生态,带动超百万就业,低空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主导的地空协同检测认证标准体系成为国际通用规范,正如欧洲曾主导汽车产业、美国曾主导航空产业一样,未来我国有望在低空领域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应用层面,“地面有车、空中有机”将成为城市交通的常态,低空经济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将催生出全新商业模式,重构城市格局与居民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技术同源、产业智联、生活重构”三位一体,激活全域智能出行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