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总有人为赵敏的敢爱敢恨喝彩,为小昭的柔情似水叹息,却鲜少有人读懂周芷若——这个在金庸笔下最复杂的女子,就像一壶沏了又沏的茶,初尝苦涩,再品回甘,细品才知其中百味。她的一生,都在“应该”和“想要”之间挣扎。应该做师父的好徒弟,应该光复峨眉,应该恨那个负心人...可她想要的,不过是少年时汉水边的一碗饭,能暖一生。
那年的汉水,流得特别缓。常遇春抱着中毒的少年张无忌,求医无门。周芷若出现了,端着碗饭,眼神清澈得像汉江水。这个画面,金庸写得极妙。一个是将死的少年,一个是孤苦的少女,两人相遇在乱世之中,像极了暴风雨中两片飘零的落叶。
周芷若喂张无忌吃饭的那一刻,注定了一段纠缠半生的情缘。这就像你在人生最低谷时遇到一个人,她给你一碗饭,这份恩情你会记一辈子。可惜的是,张无忌记住了这碗饭,却忘了喂饭的人。或者说,他后来记得太清楚,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还这份情了。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一战成名。但在所有武功招式中,最致命的不是少林龙爪手,不是崆峒七伤拳,而是周芷若的那一剑。这一剑刺得很有水平:既要让师父灭绝师太觉得她尽力了,又要让张无忌死不了。这难度系数,好比让你在高考时控分,既要考上清华,又不能当状元。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张无忌没死,但对周芷若来说,比死了还难受。这一剑之后,两人的关系彻底变味了。就像你最好的朋友在你生日时送了个礼物,打开一看是把刀。刀没捅死你,但友谊已经死了。
有趣的是,这一剑反而让张无忌对周芷若更加愧疚。果然,男人都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越是伤害过自己的越难忘。如果说光明顶那一剑是开始,那荒岛事件就是高潮。
周芷若在荒岛上做了三件事:偷刀剑、杀殷离、嫁祸赵敏。这三步棋走得那叫一个漂亮,堪称古代版《消失的她》。但周芷若犯了个致命错误:她以为爱情是下棋,其实爱情是跳舞。你算计得再精妙,对方跟不上你的步子,最后还是得踩脚。
张无忌在荒岛上答应娶周芷若,不是因为他爱她,而是因为他觉得该爱她。这就好比家里给你安排了相亲,你看着对方条件不错就答应了,结果婚后发现根本不是一路人。最讽刺的是,周芷若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张无忌,却把张无忌越推越远。这就像你想抓住一把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濠州那场婚礼,绝对是金庸笔下最精彩的婚礼现场。比郭靖黄蓉的密室疗伤刺激,比杨过小龙女的十六年之约虐心。张无忌跟着赵敏走了,留下周芷若一个人面对全场宾客。这一刻的尴尬,好比在春晚直播现场突然忘词,而且还是压轴节目。
但周芷若就是周芷若,她没有哭哭啼啼,而是瞬间黑化,当场发誓要报仇。这心理素质,不愧是灭绝师太的亲传弟子。其实仔细想想,张无忌逃婚也不能全怪他。一边是初恋白月光,一边是政治任务,换谁都得懵。但周芷若不管这些,她只觉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居然敢负我?
所以说,永远不要得罪女人,尤其是聪明的女人。她们记仇能记一辈子,还能用一辈子来报仇。少林寺屠狮大会,是周芷若的个人秀场。九阴白骨爪使得那叫一个溜,打得各路豪杰屁滚尿流。
但这时的周芷若已经走火入魔了。她以为武功越高,就越能引起张无忌的注意。殊不知张无忌最不看重的就是武功。这就像你苦练十年钢琴,终于成了朗朗,却发现暗恋对象其实喜欢踢足球的。努力错了方向,再拼命也是白搭。
最虐心的是,即便在这个时候,张无忌对周芷若还是下不了狠手。这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愧疚。有时候,愧疚比爱更持久,也更伤人。小说的最后,周芷若出现了那个著名的要求:张无忌不能和赵敏成婚。这个要求很周芷若: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痛快得到。
但仔细想想,周芷若真的爱张无忌吗?或许她更爱的是那个为爱疯狂的自己。就像很多人谈恋爱,其实是在和自己较劲。张无忌对周芷若呢?更像是愧疚加上回忆的混合物。汉水边的那碗饭,光明顶的那一剑,荒岛上的那个承诺...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让他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
周芷若和张无忌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里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周芷若选择了极端,张无忌选择了逃避。两个都不会爱的人,注定走不到一起。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周芷若没有偷刀剑,如果张无忌没有逃婚,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汉水不能倒流。最后,让我们用金庸的方式结束这个故事:那年的汉水很清澈,那年的米饭很香甜,那年的少年和少女都很单纯。只是后来,江湖太大,人心太复杂,他们终究是走散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