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就经贸问题展开激烈谈判之际,外界都看得出来,美方代表团一直神情凝重,这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已经无牌可打,而中方则显得神态轻松。
中美马德里会谈结束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又开始“凭空造牌”,忽悠欧洲先对中印动手,美国之后再跟随。贝森特的一席话,再次让国际经贸局势绷紧了弦。
据观察者网9月16日报道,当地时间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路透社和彭博社联合采访时,突然将矛头转向欧洲。
他要求欧洲国家“现在就尽自己的一份力”,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
贝森特毫不掩饰地声称:“如果没有欧洲国家的帮助,美国的行动就不会推进。”这种直言不讳的表述,揭示了美国正试图让欧洲充当其对华经贸斗争的“马前卒”。
贝森特甚至夸下海口:“如果欧洲对俄罗斯石油的买家征收高额的‘二级关税’,战争将在60到90天内结束。”这种信口开河、毫无逻辑的论断,让各方人士都感到惊讶。
这番表态来得突然,要知道,中美双方刚刚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经贸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美财长的此番表态,暴露出美国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
中美马德里会谈是世界两大经济体经过数月博弈后的又一次面对面交流。这次会谈被安排在欧洲,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
按照我方的报道,中方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
谈判桌上摆着多项关键议题,比如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这些议题个个棘手,背后是中美两国复杂的利益交织和战略博弈。
中美谈判桌前的博弈早在会谈开始前就已经上演。会谈前夕,美国商务部还突然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表公告,将32个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包括23个中国大陆实体,有13家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实体。
我国商务部反应迅速而坚决。9月13日,商务部宣布对美发起两项调查:一是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二是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商务部发言人直言不讳地问道:“9月14日起,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
这种针锋相对的行动,展现了中方“谈,可以;打,奉陪”的策略。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我方保持了其一贯的坚定立场和清晰战略。
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以所谓“涉俄”为由,对中国采取经贸限制措施。美方意图征收的“次级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坚定立场背后,是我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美方虽然态度强硬,但其国内经济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特朗普政府如果保持不了清醒的头脑,他还会让美国付出更高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