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些年来最让人拍手称奇的“冷门营养冠军”,非“藜麦”莫属。它个头小小,模样不起眼,却在营养界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蛋白含量比鸡蛋还高,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居然还对调节甲状腺抗体有帮助。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鸡蛋可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优质蛋白代表,藜麦一个五谷杂粮界的“新面孔”,凭啥能跟它比肩,甚至更胜一筹?更别说,它还和甲状腺扯上了关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慢慢说。
先来说说藜麦的“底子”。它原本是高原地区的传统作物,后来才在国内悄悄流行起来。别看它只是个“粗粮”,其实它的营养密度比很多所谓的“营养食品”都高。每100克藜麦中,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14克左右,而鸡蛋每100克大约是13克。
我们吃东西不是光看“高不高”,还得看“好不好”。藜麦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这点连不少动物蛋白都比不上。尤其是赖氨酸——一种对免疫系统、伤口愈合、骨骼发育都至关重要的氨基酸,在藜麦里的含量非常可观。
不少人可能不知道,赖氨酸是植物性蛋白质里最容易缺乏的一种。
所以说,藜麦不仅“量足”,还“质优”,难怪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未来超级食物”。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这跟甲状腺有什么关系?关键就在于它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
甲状腺问题,尤其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我们常听到的桥本甲状腺炎,其实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打错了人”,把自家的甲状腺当成敌人,发动攻击。这个时候,血液里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就会升高。
很多中年女性体检时才发现甲状腺抗体高,平时没啥症状,却总是乏力、怕冷、易胖。
这个时候,除了正规检查和医生指导下的治疗,饮食调养就是关键一环。而藜麦,刚好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它富含植物性多酚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减轻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正是甲状腺自身免疫问题的“帮凶”,一旦控制住炎症,抗体水平自然也会下降。
藜麦中含有锌、硒、铁等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元素,在调节甲状腺功能方面可谓“功臣”。硒能帮助身体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这是一种能清除自由基的酶,对抑制甲状腺细胞的氧化损伤很关键。
不少研究都发现,补充适量硒,可以帮助降低TPOAb和TGAb水平,减轻桥本甲状腺炎的症状。而藜麦,正是天然硒的优质来源。
咱们不是说“吃藜麦可以治甲状腺病”,而是说,它在日常饮食中,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辅助调养食材,尤其适合那些免疫系统“敏感”的人群。
说白了,藜麦就像是那种“外表低调、内里能干”的人。你平时看它不起眼,但它默默在体内帮你调节炎症、补充营养,还不挑人、不挑胃,连肠胃不好的人吃了也舒服。
有位退休教师,一直受甲状腺抗体高的困扰,吃药也吃,饮食也注意,就是总觉得乏乏的。后来女儿从外地带回来一包藜麦,每天早上煮点当早餐,搭配鸡蛋、青菜,吃了两个月,复查的时候抗体水平竟然有了明显下降——这不全是藜麦的功劳,但她自己说:“起码我精神头回来了。”
这也提醒我们,饮食不是立竿见影的药,但它是润物细无声的“调养方”。就像老话说的:“三分治,七分养。”
藜麦除了营养价值高,还有个特别贴心的优点——它是无麸质食品。对于一些对麸质敏感的人群,比如患有乳糜泻或者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人来说,藜麦是个非常安全的主食替代品。
咱们平时吃的面条、馒头、面包,多多少少含有麸质,吃多了肚子胀、拉肚子、没精神,这时候换上藜麦当主食,不仅轻松,还能“省点药钱”。
藜麦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较低,吃了不容易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对于控制血糖、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是个省心的选择。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三高”人群,很多都担心“主食吃多了不行”,结果就陷入了“吃也不是、不吃更不行”的困局。而藜麦,恰好在满足“吃得饱”和“吃得好”之间,找到了那个平衡点。
当然啦,藜麦虽好,也要吃得“讲究”。它生的时候外面有层叫“皂素”的东西,吃久了可能刺激肠胃,所以下锅前最好用清水反复搓洗几遍,直到水不再浑浊。
煮藜麦也有窍门。水和藜麦的比例大概1.5:1,煮熟后可以直接拌饭、做粥、炒饭,甚至做成凉拌菜都不错。有些老人牙口不好,可以煮软一点,更容易消化吸收。
也不是人人都非得吃藜麦。比如正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人,如果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大,还是要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饮食调整,不能光靠“吃好”来“调理病”。
还有一点也要提醒大家:藜麦虽好,但它不是“万能药”。如果甲状腺抗体偏高,但没有症状,功能正常,也不必惊慌。
有些人一查出抗体高就焦虑得睡不着,四处打听偏方,甚至乱吃保健品。抗体高并不等于甲状腺有病,关键要看有没有功能异常,比如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有没有乏力、怕冷、体重变化等表现。
这个时候,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比什么都重要。
藜麦,可能不是你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但它确实值得一试。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与免疫系统“打游击战”的人,它或许是个温和而有力的“后援”。
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正在悄悄帮我们撑起健康的一角。就像藜麦,不声不响,但处处有用。
人啊,年纪越大,越要学会顺着身体来。不是大补就好,不是贵的就好,而是吃得适合、吃得舒服、吃得安心才是真的好。
别等身体“吼疼”了才想起调养,平时多准备点像藜麦这样的“养生小兵”,关键时候,它比你想的更可靠。
参考文献: [1]刘娟.藜麦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205-210. [2]陈艳,张璐.藜麦的功能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6):85-88. [3]苏怡.藜麦对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9):146-14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金秋养生图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