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3亿年前的黑洞碰撞!让人类观测到引力波,就此开启天文学新纪元

0
分享至

前言

十年前的9月14日凌晨,地球上的大部分人还在熟睡,但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一间控制室里,科学家突然睁大了眼睛。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波形图,这个微弱的信号,竟然穿越了13亿光年的距离才抵达地球。

几乎同一时刻,相隔3000公里的华盛顿州汉福德,另一台探测器也捕捉到了相同的信号。



图源网络

两个巨大的L形装置,每条臂长达4公里,就像两只巨大的耳朵,同时听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同一声呼唤。

这是美国首次公开的奇观,也是地球抓住两个黑洞对撞的尾巴!

捕捉时空的颤抖

赖纳·韦斯这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已经为这个时刻等待了40多年。

屏幕上的波形图与他在脑海中反复想象过无数次的图像惊人地相似,爱因斯坦预言中的引力波,真的被人类捕捉到了。



爱因斯坦

想象一下,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某个角落,两个比太阳重30倍的黑洞正在死亡之舞中疯狂旋转。

它们越靠越近,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碰撞融合。

这场宇宙级别的灾难释放出的能量,比整个可见宇宙中所有恒星发出的光还要强烈。

巨大的质量扭曲了周围的时空,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涟漪向四面八方扩散,这些涟漪就是引力波。



图源网络

它们以光速传播,穿越星系团,掠过无数恒星,最终在13亿年后的这个清晨,轻轻拂过地球。

要探测这种微弱的信号有多难?当引力波经过地球时,它让LIGO探测器4公里长的激光臂产生的长度变化,仅仅是原子核直径的千分之一。

这相当于要测量从地球到比邻星的距离变化,而这个变化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粗细。



图源网络

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工作原理其实不算太复杂,一束激光被分成两束,沿着两条相互垂直的真空管道传播,在尽头被镜子反射回来。

正常情况下,两束光走过的路程完全相同,会在起点同时汇合。

但当引力波经过时,时空的拉伸和压缩会让其中一条路径变长,另一条变短,两束光到达的时间就会有极其微小的差别。

为了捕捉这种细微到极致的变化,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时间不断改进设备。



图源网络

他们要隔绝地震的振动,要屏蔽过往卡车的颠簸,甚至要考虑几百公里外海浪拍打海岸产生的震动。

整个系统被悬挂在精密的减震装置上,激光在接近绝对真空的管道中传播,任何可能的干扰都被降到了最低。

最终经过反复验证和计算,科学家们终于向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图源网络

这个消息震撼了整个科学界,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现象,终于被证实了。

开启宇宙认知的新纪元

这个发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验证爱因斯坦理论这么简单,它就像给人类装上了一种全新的感官,让我们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

在此之前,人类认识宇宙主要依靠电磁波,从可见光到无线电波,从X射线到伽马射线。



图源网络

天文学家们就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世界的人,虽然能看到绚烂的星空,却听不到宇宙深处的轰鸣,而现在,引力波探测器让我们拥有了"耳朵"。

这种新的观测手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黑洞碰撞不会发出任何光线,传统的望远镜对此无能为力。

但引力波却能清晰地记录下整个过程,两个黑洞如何螺旋式地靠近,如何在最后时刻剧烈碰撞,如何融合成一个更大的黑洞,甚至能告诉我们新生黑洞如何在震荡中逐渐平静下来。



图源网络

更令人兴奋的是,引力波能够穿透任何物质而几乎不受影响,光线会被尘埃和气体阻挡,但引力波却能畅通无阻地传播。

这意味着我们能够观测到宇宙中那些被遮蔽的角落,甚至能够“看到”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的时刻,那时候宇宙还是一团炽热的等离子体,光线根本无法自由传播。

自从首次探测以来,科学家们已经观测到了近300次引力波事件,每一次都是宇宙中的剧烈事件:黑洞相撞、中子星碰撞,甚至是黑洞吞噬中子星。



图源网络

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科学家们能够精确测量这些天体的质量、自转速度,以及它们距离地球有多远。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多种手段同时观测同一个宇宙事件,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时代的到来。

这次观测还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谜题: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图源网络

中子星碰撞的极端条件下,大量的中子被抛射到太空中,通过快中子俘获过程形成了金、铂、铀等重元素。

地球上的黄金,你手上戴的金戒指,很可能就来自于数十亿年前的一次中子星碰撞。

引力波天文学还在不断发展,未来的探测器将更加灵敏,能够观测到更遥远、更微弱的信号。

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将能够捕捉到频率更低的引力波,观测到超大质量黑洞的合并。



图源网络

地面探测器的升级将让我们能够观测到宇宙更深处的事件,甚至可能捕捉到宇宙弦等奇异物体产生的引力波。

渺小生命的伟大探索

站在LIGO探测器旁边,你会被它的巨大所震撼,4公里长的真空管道笔直地延伸到地平线,里面是人类制造过的最完美的真空。

精密的镜子被悬挂在复杂的减震系统上,任何振动都会被层层过滤,整个装置就像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凝聚了人类最尖端的技术。



图源网络

可是,相比于它要探测的对象,这个装置又是如此渺小,13亿光年的距离,意味着当这束引力波离开那两个黑洞时,地球上还没有任何复杂的生命。

恐龙要在12亿年后才会出现,而人类的历史不过短短几百万年,我们用如此短暂的文明史,去倾听如此古老的宇宙回声。

让人感慨的是探测的精度,原子核的千分之一,这是一个小到难以想象的尺度。



图源网络

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大到足球场那么大,原子核只有场地中央的一粒花生米那么小,而我们要测量的,是这粒花生米千分之一的变化。

这样的精度需要什么?需要几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需要工程师们殚精竭虑的设计,需要技术人员日以继夜的调试。

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构想这个实验,到2015年才终于成功,整整45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承受了无数质疑,消耗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雷纳·韦斯

这种执着从何而来?也许是人类骨子里的好奇心在驱使,我们想知道宇宙是如何运转的,想了解自己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位置。

即使这种知识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追寻。

韦斯在2025年8月去世了,但他亲眼看到了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成真,这也许是对一个科学家最好的奖赏。

结语

当下一次仰望星空时,请记住,那些遥远的星光不仅在诉说着过去,也在预示着未来。

在某个你看不见的角落,也许正有两个黑洞在跳着死亡之舞,它们产生的时空涟漪正在向我们奔来。



图源网络

几百万年后,当这些涟漪到达地球时,不知道人类是否还存在,是否还在倾听宇宙的声音。

但至少在今天,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上,一群渺小的生命体建造了巨大的机器,只为了捕捉时空最细微的颤抖。

宇宙很大,我们很小,但正是这种渺小,让我们的每一次发现都显得如此珍贵,每一次探索都如此伟大,你说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娱乐官已上任
2025-09-16 08:34:58
英国富豪闪恋美艳难民,小三神似米兰达可儿!网友一八发现:这俩都是杀猪盘

英国富豪闪恋美艳难民,小三神似米兰达可儿!网友一八发现:这俩都是杀猪盘

悦居英国
2025-09-17 02:55:46
资深总编怒批贾国龙,出事是迟早的事!提及十多年前“握手”傲慢

资深总编怒批贾国龙,出事是迟早的事!提及十多年前“握手”傲慢

明月杂谈
2025-09-16 06:23:24
陈吉宁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陈吉宁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澎湃新闻
2025-09-16 21:34:28
程青松“好吃”于朦胧和乔任梁!?

程青松“好吃”于朦胧和乔任梁!?

八卦疯叔
2025-09-14 09:40:03
赵今麦居然也穿丝袜了,而且还是油丝 真性感啊

赵今麦居然也穿丝袜了,而且还是油丝 真性感啊

乡野小珥
2025-09-02 17:07:55
一男子在上海街头被民警拦下,拉杆箱内装了100万现金!

一男子在上海街头被民警拦下,拉杆箱内装了100万现金!

上观新闻
2025-09-16 10:51:04
程青松朋友圈曝光!刘晓庆力挺他,田海蓉资助他,黄晓明为他庆生

程青松朋友圈曝光!刘晓庆力挺他,田海蓉资助他,黄晓明为他庆生

叨唠
2025-09-16 01:37:15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帝哥说史
2025-09-16 06:30:02
万万没想到!50岁“丁克”半辈子的周迅,如今迎来这个结局

万万没想到!50岁“丁克”半辈子的周迅,如今迎来这个结局

粵語经典歌單
2025-09-15 08:37:17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6 11:05:29
送别新兵入伍的现场上,妈妈因长得太年轻被错认成姐姐

送别新兵入伍的现场上,妈妈因长得太年轻被错认成姐姐

看晓天下事
2025-09-15 21:54:02
毕尔巴鄂竞技0-2阿森纳,赛后评分:阿森纳2人并列第一

毕尔巴鄂竞技0-2阿森纳,赛后评分:阿森纳2人并列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09-17 02:44:06
辉瑞早就知情:mRNA疫苗会攻击男性生殖系统,男婴在子宫时就被侵入睾丸

辉瑞早就知情:mRNA疫苗会攻击男性生殖系统,男婴在子宫时就被侵入睾丸

回旋镖
2025-09-10 13:21:51
白酒再次成为关注中心!医生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多留意8点!

白酒再次成为关注中心!医生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多留意8点!

素衣读史
2025-08-28 13:45:54
央视点赞王楚钦的赛后发言,只字不提樊振东,却句句不离樊振东

央视点赞王楚钦的赛后发言,只字不提樊振东,却句句不离樊振东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6 06:31:18
“秋老虎”要跑了!冷空气携暴雨大风来江苏“报到”

“秋老虎”要跑了!冷空气携暴雨大风来江苏“报到”

扬子晚报
2025-09-16 22:09:38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可乐谈情感
2025-09-16 09:49:39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霹雳炮
2025-09-11 23:13:49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2025-09-17 04:55:00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185文章数 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艺术
房产
本地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 HarmonyOS 6.0.0.100 开发者 / 用户尝鲜版本开启推送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