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是空谈,实则可以“量化”。专家教您几个公式,用“套路”掌握健康。
1
喝水公式
水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成人每日需要的饮水量=体重(公斤)×30~40(毫升)。需提醒的是,老年人腺体萎缩或消失,不容易感到口渴,应随身带着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饮水2000~2500毫升为宜,预防血液黏稠和血栓等问题。
2
骨密度公式
日本学者发现,用体重和年龄可估算骨密度和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骨密度=[体重(公斤)-年龄]×0.2。如果结果小于-4,风险高;结果在-4~-1之间,属于中度风险;如大于-1,风险小。比如一个体重45公斤、年龄70岁的人,风险指数为(45~70)×0.2=-5,说明极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
3
运动心率公式
运动时的心率状态可帮助衡量运动强度,防止运动不当或过量。成年男性的最高运动心率=205-年龄;女性=220-年龄。当实际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70%,属于高强度运动;55%~69%属于中强度运动,40%~54%为低强度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宜的运动心率=170-年龄。比如,70岁的老人做有氧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00次/分钟。年纪较大的老人为安全起见,可控制在(170-年龄)×0.9。
4
幸福感公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公式:个人幸福=物质÷消费欲望。这个公式可演绎出三种可能:⑴当欲望不变时,幸福和物质成正比。⑵物质不变时,幸福与欲望成反比。⑶当物质和欲望一起增加时,如物质的增速超过欲望的增速,幸福感仍会增加;如物质的增速低于欲望的增速,幸福感就会下降。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对他人的帮助,以及活在当下的愉快感。无聊时读本书、约朋友看场话剧、给路边的流浪猫准备一份食物等,都是提升幸福感的捷径。
来源:中国老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