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刘瑶的投稿:
我是刘瑶,今年62岁,退休7年,每月有5200退休金。
与前夫离婚多年,年轻时为女儿考虑不愿再找,中年以后是自己不想找。
55岁退休那年,女儿生娃,亲家母身体不好,女婿接我去帮忙。
一晃在女儿家带娃7年,外孙上学,我好几次提出回家独居。
女儿说离不开我,女婿说有我在家他能安心打拼事业。
我知道女儿女婿人都不错,对我也是各种好。
怎奈,新时代的亲子关系,需要分寸界限,更需要自由。
不论女儿女婿人多好,对我多有孝心,我更愿意保持些距离。
因为独居的时光更加舒畅自在,还能很好地保持亲子关系。
我和前夫在女儿5岁那年离婚,原因很大众,婆家嫌弃是孙女。
前夫对我们母女不好,工资不养家,还在外面招惹花草。
我性格比较刚硬,不愿受委屈,更不想让女儿跟着过不开心的童年。
除夕夜,婆婆给我女儿一张10元的压岁钱,给妯娌儿子百元红钞。
女儿跟前夫哭诉,被前夫一脚踹出去,公婆还说我不会教育孩子。
我抱起女儿,背上包,快速离开婆家,初七上班从工会开出证明,跟前夫提出离婚。
婆家和前夫都不想失去我这个免费保姆,一番拉扯,历经半年才彻底离婚。
娘家父母和身边好友,都劝说我要隐忍,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而我说这样完整的家,我宁愿不要,也要让我的女儿快乐成长。
离婚后的日子很艰难,因房子是前夫单位的福利房,我只能带着女儿搬走。
最初的那些年用颠沛流离,众叛亲离来形容,娘家说我傻,离开了“福窝”。
在他们眼里心中,觉得前夫的父母家是富裕人家,前夫工作不错挣钱不少。
而我离开这样的婚姻,后半生必然要艰难,没有男人依靠的日子可咋过?
现实却是,只要不放弃,日子总会一天天地变好,终会有属于自己的家。
女儿读初中时,我终于买了套70平两居室的房子,我们母女有家了。
娘家父母也对我有了笑脸,过年过节也喊我回家团聚。
我这才真正体会到:当你没钱时,连至亲都会嫌弃你 !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我历经岁月打磨,时光洗礼,有了自己的铠甲。
女儿顺利考上985大学,遇到女婿这个初恋,一切都往美好的方向而去。
人生三件事,成家生娃,子女结婚,晚年养老。
女儿结婚时,婚房是女婿家早就买好的,重新装修一番,加了女儿的名字。
彩礼给了88000,我又加了128000,凑成在一起存在银行卡里,作为嫁妆。
55岁退休,本还想继续返聘上班,谁知,亲家母生病住院,我只能放弃。
女婿来接我去带娃,跟我说:“妈,您啥都不用管,帮忙带孩子就好。”
我理解女婿这句话是:我的任务就是带好孩子,其他都不需要我干。
女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做老人的却是出钱出力地付出。
每月女婿给我转5000生活费,平时家里的采购大多是女儿下班买回来。
我觉得这5000块钱根本花不到,便想了个办法,给外孙开个银行账户。
女婿给我转钱,我转身就存进外孙的账户里,自己手里还有退休金。
钱若不是问题,生活中就少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矛盾,日子便会过得舒心。
只是小孩子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的孩子需要提前开发智力。
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实在是太累,太费心。
亲家公退休后,还能帮着替换一下,亲家母的身体,能照顾好自己就行。
女儿女婿放假便让我出去游玩,偶尔也会开车带我一起自驾游。
遇到亲家母住院,女儿女婿都跟着忙碌,我也会去医院照顾几天。
人与人就是这样,凡事多考虑别人,日子就不会有很多烦恼。
亲家夫妻退休金高,也只有女婿这一个孩子,每月资助女儿家6000。
女儿不要女婿却开心地接受,说这是一种亲情互动,也是一份温暖的援助。
而我理解的是,亲家母认为自己不带孙子,出钱给女婿,女婿给我生活费。
只是他们不知道我也不需要那么多钱,都给外孙存起来作为成长基金。
我觉得带娃最难的是前三年,孩子小最怕生病,其他的都好说。
好在我按照女儿说的科学育儿,一路走过来,外孙偶尔闹毛病。
即使大冬天也很少感冒,我觉得,跟我平时给他做的饭菜有关系。
男孩子,我觉得多吃点肉类会更好,早晨外孙起得早,我便带他出去跑步。
女婿说我是教育高手,其实,女儿就是这样带大的,身体素质很好。
这些都得从小打好基础,身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所以,外孙从小就爱运动,大一点就让他打篮球,游泳。
自从外孙上学,他的运动项目就更多了,还学了打乒乓球,网球。
我跟女儿再次提出回家独居,女婿这次倒是没说啥,我就明白时候到了。
外孙能自己去坐校车,亲家夫妻也搬到女儿他们社区,我真就解放了。
女婿不再挽留,是他也看到我回家心切,也懂得保持距离,才能更好相处。
临走时,我把女儿女婿喊到一起,说我有事交代。
我拿出给外孙办的银行卡,放到女婿的手里,告诉他这是给外孙存的成长基金。
女儿尖叫着抱着我,吓得外孙从自己房间跑出来,以为发生了什么。
女婿眼眶湿润说话哽咽,女儿告诉外孙说我要回老家了。
外孙不舍地抱着我,说了很多的话,我明白,这些都是人情世故。
人老了,能独居最好一个人住,等到实在不能自理,就全凭子女安排。
女儿女婿人再好,对外孙再舍不得,也要学会一个人过好自己的晚年。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